大部分癌症是因为运气坏吗科研论文是写给专业人士看的,内容晦涩难懂,需要有人将其翻译成通俗语言,普通人才能看懂。但是,翻译得不好很可能会把原文的意思弄错了,得不偿失,下面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2017年3月23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刊登了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两位科学家克里斯滕·托马塞提(Cristian Tomasetti)和波特·沃格斯坦恩(Bert Vogelstein)合作撰写的论文,标题叫做《干细胞分裂、体细胞突变、癌变原因和癌症预防》。光从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一篇正经的科学论文,普通人大概是很难看懂的。为了方便文章的传播,同期杂志还配发了一篇评论文章,标题叫做《基因、环境与“坏运气”》。从这个略有“标题党”嫌疑的名字可以看出,这是对那篇论文所做的通俗解释。其中“坏运气”这个词是加了引号的,说明文章作者其实并不认为癌症只是坏运气,这里面是有玄机的。果然,这期杂志出版后就属这篇论文最红,几乎所有外媒都做了报道。消息传到国内后迅速引发了轰动效应,朋友圈很快就被这件事刷了屏。流传最广的一篇公号文章的标题是这样的:《<科学>重磅:确认!66%的癌症发生是因为“运气不好”》。又是重磅,又是确认,还加了个大大的惊叹号,仿佛抗癌领域又爆出了什么大新闻。一天之后,第二轮解读文章来了,但这一次风向却完全变了,科普作家们纷纷指责第一轮的那几篇刷屏文章会错了意,人家的原始论文根本不是这个意思,癌症的环境因素仍然是很重要的。那么,这事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就来简单分析一下。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科学》上发表的这篇论文所提出的观点并不新鲜,那两位美国研究者早在2015年初就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此事的第一篇论文,通过对不同组织内的干细胞分裂次数的统计,得出结论说大部分导致癌症的基因突变源自细胞分裂,而不是家族遗传或者环境因素。本专栏曾经在第一时间对那篇论文做了解读,但当时还没有那么多自媒体,这个消息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事实上,第一篇论文发表后在癌症研究界引发了热议,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发表了数百篇文章,对那篇论文提出了质疑,《科学》这次发表的新论文其实就是两位美国学者对上述质疑所做的回应。2015年的那篇论文只研究了31种癌症,没有把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这两个常见癌症列入研究范围。那篇文章的数据来源也仅限于美国,没有包括来自其他国家的病例。这次两人改进了研究方法,不但把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也加了进来,而且还和世界各国的医疗机构合作,把研究范围扩大到全球69个国家,弥补了上篇论文的缺陷。新的研究结果仍然支持原来的结论,确实有66%的癌症突变都是细胞分裂产生的,源自环境因素的基因突变只占29%,剩下的5%来自先天遗传。细胞分裂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完全无法避免,因此我们确实可以说,你体内的致癌基因突变有三分之二都是因为坏运气导致的。如此说来,大部分癌症确实是因为运气不好,和后天努力无关喽?答案不是这么简单,因为致癌基因突变和癌症本身不是一回事。没错,癌症都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这个结论依然成立。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的致癌突变都会导致癌症,第一波刷屏文章的作者们正是在这个微妙的地方犯了错。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大部分癌症都不是一个致癌基因突变了就完事了,而是需要有好几个致癌基因同时发生突变才行。假设某个癌症需要3个基因突变,其中两个都是坏运气导致的,第三个是环境因素导致的(比如PM2.5超标),那么只要防住第三个,癌症就不会发生,这就是为什么说环境因素还是相当重要的。第二,即使所有3个基因突变都发生了,也不等于说就一定会得癌症,因为健康的免疫系统会把癌变细胞清除出去,保护人体不得癌症。已知长期慢性炎症反应、糖尿病和过度肥胖等等很多因素都会降低免疫系统的活性,这就是为什么说个人的健康努力仍然是防癌的有效措施。事实上,来自英国权威机构的研究显示,有42%的癌症都是可以通过改变环境和生活方式来预防的。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论文作者得出的66%这个数字是所有癌症的综合统计结果,不同类型的癌症,这个比例是不同的。比如,宫颈癌、肺癌、食道癌和胃癌这4种癌症的突变基因源自环境因素的比例分别为74.6%、66.1、69.6%和55.3%,均远高于29%的平均数字,这说明起码对于这4种癌症来说,后天预防仍然是非常有用的。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上述4种癌症都发生在直接和外部环境接触的部位,像黄曲霉素、人乳头瘤病毒和空气污染等各种已被证明能够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肯定都会起到很大作用。只有那些躲藏在身体内部的器官才不会受到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前列腺、脑组织、乳腺和甲状腺等器官的致癌基因突变绝大部分都源自坏运气,和环境因素无关。具体到中国,哪些癌症的发病率高呢?答案恰好就是肺癌、食道癌和胃癌!也就是说,影响中国人最厉害的癌症都是环境因素占很大比例的癌症,中国人必须检讨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了。读到这里也许有的读者会问,你说了半天,结果证明癌症还是和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这不等于啥也没说吗?这个问题问的好,这说明那篇论文不应该从这个角度去解读。你想,如果我告诉你抽烟导致肺癌的概率从80%降到了66%,难道你就不去努力戒烟了吗?不管怎样,癌症目前仍然是人类的第一杀手,很多癌症都是不治之症,在这种情况下,某种致癌因素的影响多几个或者少几个百分点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没什么影响。既然如此,那这篇论文还有什么意义呢?两位作者在文章中指出,他们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指挥抗癌战役,尽可能把钱花在最有效的地方。如果他们的研究证明有很多癌症都是坏运气导致的,无法提前预防,这就意味着各国政府应该把更多的抗癌经费用于癌症筛查和治疗上,因为防是防不住的。另外,两位作者还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让那些已经患了癌症的人不再纠结与此,额外增添心理负担。实际生活中有不少癌症病人都会不停地检讨自己,觉得自己之所以得病,肯定是因为某件事没有做好。但是,如果很多癌症只是运气使然,那就不必再纠结了,安心接受命运的安排吧。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二波解读文章的作者也没有说到点子上。那些辟谣文章的科学性当然没错,但读者需要的不是这个。(袁越)
扫描上面二维码在移动端打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