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化疗期间血小板降低了?

血小板降低是化疗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之相关的还有白细胞降低,二者都属于骨髓抑制引起的血象降低。血小板过低时会导致内出血,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处理好血小板降低,对治疗有着重大意义,有利于完成化疗和癌症患者的身体恢复。

  血液循环是生命动力传输的纽带,圈圈给带病友们了解如何正确应对血小板降低,让这条纽带正常运转。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界定为,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在100~300X109/L。血小板减少,是指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在100X109/L。

  理论上一般认为,血小板计数低于50X109/L容易发生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计数低于20X109/L,可以发生致死性出血。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外周血小板计数为30X109/L时,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出血。

  血小板减少常见原因:

  1、肿瘤、白血病或者淋巴瘤侵犯正常骨髓成分,导致巨核细胞数量减少。

  2、抗肿瘤所致,常见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环磷酰胺、氟尿嘧啶、卡铂等都可以造成血小板减少。

  3、电离辐射可以影响所有骨髓成分,因此放疗患者也会常见血小板减低。

  4、肝癌、肝硬化等往往继发脾大也会导致血小板减少。

  5、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部分抗生素、肝素、噻嗪类利尿剂、西咪替丁(泰胃美),还有卡托普利(开博通)等等。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