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的治疗方案上,有的患者会选择:化疗→(放疗)→靶向药;有的会选择化疗→中药;也有的单选靶向药→(化疗)。不同的肿瘤类型,治疗方案固然不同,但是同种肿瘤类型的患者,治疗方案也会存在很大不同,为什么呢?在这之前先简单地了解一下,靶向药物是怎么攻击癌细胞的。
靶向治疗则让打击癌细胞的药物炮弹长了眼睛,可以更准确地瞄准癌细胞,有的放矢,减少对人体正常细胞的损伤。原因是癌细胞的表面会有一些特异性的标记蛋白,是正常细胞的表面没有的,而靶向药物只瞄准它识别的标记蛋白进而对癌细胞发挥作用。靶向药虽然不会出现像化疗引起掉头发、白细胞降低这样的副作用,但是也会有副作用表现,比如常见的皮疹和腹泻,不过这些副作用都可以通过药物对症进行纠正。
以肺癌举例,在国内无法手术的肺癌晚期病人,一般医生 前列治疗就是化疗,化疗几期后出现病情进展的情况,那前列治疗就失败了,然后开始二线治疗。二线治疗,一般是换二代化疗药或者使用靶向药,也有在三线治疗才开始使用靶向药的,用药方案也跟医生的使用习惯和患者的身体情况有关。但是根据国际上非小细胞肺癌(NSCLS)治疗指南里面所说, 有EGFR或者ALK基因突变的IV期肺癌患者把靶向药物作为前列治疗方案。
靶向药,顾名思义,也是要有一个癌细胞上的靶点才能发挥好的药效。所以靶向药不能不用,也不能滥用,做个基因检测。当然也存在部分患者无法做基因检测或者基因检测阴性的情况,如果没有其他更适合的治疗方案,并且盲试存在有效率的情况下,也可以赌一把。
所以靶向药一般是在化疗或者放疗之后采取的辅助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