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放疗(intraoperativeradiationtherapy,IORT)是在直视下定位,准确地将射线直接照射在肿瘤、瘤床、残存瘤灶、外侵区或淋巴结转移引流区,实施单次大剂量照射,避免和减少了肿瘤附近重要器官和组织的照射,大限度地防护了正常组织,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又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不拖延康复时间,术后可按计划行外放疗或化疗,进一步提高疗效。
术中放疗的治疗指征包括肿瘤完整切除后,对瘤床和淋巴引流区行预防性IORT,以及肿瘤无法完整切除有残留时,作治疗性IORT。术中放疗的适剂量尚在摸索之中。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正常血管可耐受单次照射50Gy,血管吻合口为45Gy,因此剂量范围为20~45Gy之间,不足部分术后再加外照射。
术前放疗
凡颈部转移灶已固定、大于3cm或已有皮肤侵犯者,宜采用术前放疗。
放疗后休息3~4周再行颈清扫手术,常见颈转移灶明显缩小或由固定变活动,手术成功率将提高10%~20%。
术前放疗的剂量为45Gy,不宜超过50Gy,否则,术后伤口迟愈、瘘管形成、颈动脉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会增加。
近年来,不少学者主张放疗与功能性颈清扫术相结合,用以代替传统的治疗性颈清术。据初步报告,这一改进对适当选择的患者既可获较高的颈部控制率,又较好地保留颈肩功能,此对单侧或双侧颈部治疗均适用。
此外,一些学者也建议用颈部放疗50Gy加颈清扫术来取代颈部治疗性放射剂量(>65Gy)照射,以减少颈部严重纤维化、组织坏死等放疗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