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照射范围内的正常组织造成损伤,此时,就会导致放疗副作用的发生。常见的放疗副作用包括照射野皮肤损伤、恶心呕吐、发热、外周血象下降、乏力等,此外,由于照射部位不同,还可引发口咽干燥疼痛、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脱发等副作用。
放疗后乏力、疲劳可能会一直存在,其严重程度多取决于放疗的强度、是否联合化疗等。常表现为精神不振、身体虚弱、困倦。大多情况下可不做处理,注意休息、补充营养、提高睡眠质量即可。在伴随抑郁、焦虑等问题的情况下,需在心理科医生指导下开展综合治疗。
放疗后可能出现血象低,多出现在大范围放疗时,如:全骨盆放疗、全腹放疗等。造血系统对放射线很敏感,骨髓造血细胞在受到放射后分化、增殖功能受到抑制,向外周血释放的成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造成血象低的表现,若血象过低,应停止放疗。因为这三种细胞的寿命不同,通常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在早期即可检测到,而贫血则出现较晚。放疗期间应至少每周检查一次血象,同时加强饮食营养,多吃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当白细胞降低,易导致机体感染,严重时会引起败血症,所以白细胞降低时要注意预防感染,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外出戴口罩。轻症时口服升白药,也可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成分输血等方式使白细胞数尽快回升。
当血小板降低,易导致机体有出血倾向,严重时会引起内脏、颅内出血而至死亡,当出现血小板低时,应防止损伤,及时纠正。轻症时口服升血小板药物,严重时应行成分输血治疗。
当红细胞降低,口服补充叶酸、维生素C、铁剂等,也可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增加造血,当血红蛋白(Hb)<70g/L时,需要输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