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以后的真实感受,甚至有患者怀着“就算放疗真的能治好癌症,身体恐怕都会被折磨没了”的想法,宁愿等死,也不愿接受放疗治疗。
针对这一现象,美国癌症学会《癌症》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中认为“这种恐惧毫无依据,如果人们可以早点了解乳腺癌放疗,就不会那么害怕了。
那我们应该了解什么,当然是从患者们恐惧的副作用开始。
放疗副作用怎么处理?
放疗不是一个老好人,只帮助你对抗癌细胞,它可有小脾气,把正常的人体细胞也伤害了。因此,放疗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放射全身反应多在放疗的初期和末期发生,包括恶心、呕吐、头晕、乏力,部分出现血细胞下降、脱发等。
1、恶心
恶心呕吐是由于放疗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症状时卧床休息,多饮水,少吃多餐,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也可口服维生素B6、灭吐灵等药物。食欲不振可服用开胃药或开胃食物如山楂等。
2、白细胞降低
放疗时骨髓内的造血细胞的分裂繁殖受到抑制,导致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晚期出现贫血的症状。
如果出现白细胞<3×10^9/L,血小板<70×10^9/L时应暂停放疗,升血细胞治疗、血象后再开始治疗。放疗期间每周应检查血象1次。
白细胞太低时,可用升白药(物鲨肝醇、利血生、维生素B4)或升白针;出现严重贫血症状可考虑成分输血或新鲜全血输血。
3、脱发
由于放射的高能射线穿透力较强,可以完全穿透人的头颅。只要照射区域有头发,达到一定剂量就会引起脱发。
不过放疗引起的脱发只是暂时的,之后还会再长出来,但每个人长出头发的时间不同,在此期间,若介意脱发的患者可佩带假发或帽子。
4、皮肤损伤
放射区皮肤损伤是放疗经常遇见的问题,多见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薄嫩的部位。除了与自身皮肤组织结构有关,还与照射的总剂量、分割剂量、总疗程时间、射线种类、患者的自我保护等因素有关。
(1)皮肤瘙痒
放射区域出现瘙痒、红斑、刺痒时,可用手轻轻拍打局部皮肤。涂0.2%冰片淀粉,保持放射区皮肤透气、干燥。
不可用凡士林软膏或湿敷,忌用手搔抓,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尽量减少涂抹肥皂和用力擦洗。
(2)皮肤脱皮、糜烂、渗出
发现皮肤已经出现红肿、脱皮时,可停止放疗2-3天,避免皮肤进一步损伤。若出现严重糜烂、渗液时,要暂停放疗。
保持皮肤清洁,可用含抗生素和地塞米松软膏涂抹,或用庆大霉素、康复新湿敷后行暴露疗法,可有效缓解感染、炎症,加快皮损修复。
禁用酒精擦。皮肤破溃合并细菌感染,症状较轻时可外用红霉素、氯霉素软膏。
如果皮肤出现严重的不良症状,需要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进行诊疗,避免拖延太久导致皮肤损伤愈合延长甚至溃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