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代高科技结晶之一的放疗设备,近几年一直呈火爆状态。究竟放疗效果是好是坏,传闻中的放疗副作用究竟多严重,没做过放疗的人真的不得而知。所以说,今天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了解一下。
现代放疗在CT、核磁、PET/CT的模拟定位下,在4D和分子层面上深入分析肿瘤,有的放矢地用IMRT、TOMO刀、伽马刀等放疗设备,按肿块的立体形态直接射杀,不再累及正常组织。以前医生为了减少放疗的副作用,往往采用多次小剂量放射的方式,而现在医生敢于“加大火力”打击肿瘤,即高剂量,少分次,以缩短病人的放疗时间,不仅疗效好得多,副作用也大大减小。
只要原则合理,方式得当,适应症和禁忌症把握适度,不仅不会非死即伤,绝大多数患者都能从放疗中获得良好的疗效、生存期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的确像照射四肢、乳腺、局部淋巴结等这样一部分患者,由于照射位置安全、靶区范围小、危及器官少等原因,这部分患者的放疗反应相对轻微,有的甚至无需特殊处理。
但是前面说过,技术进步了,副作用变小了,但也不等于说放疗就没有副作用。放疗同化疗一样,都会出现皮肤软组织损伤、骨髓抑制,心肺功能下降甚至损伤,神经损伤,肝肾功能损伤,营养不良恶液质、免疫力下降引起的继发感染等等并发症,更多的一部分患者,由于疾病分期和原有身体基础的耐受性原因,会对射线引起的损伤反应强烈。
比如胸部放疗的患者,绝大多数会出现放射性食管反应,出现进食哽咽、疼痛,甚至穿孔出血等,严重者危及生命,需要住院期间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抗炎、止血、止疼、肠内外营养支持等。
还有少部分病人,由于其个体对射线的敏感性过于明显,肺部的正常组织在接受较少剂量照射便出现放射性肺炎,高热,渗出和实变,有的病人在治疗后几个月到半年出现喘憋咳嗽气短等,肺部出现间质改变,继而纤维化等。这都需要住院积极治疗的。
所以,关于放疗的毒副反应,既不像外界传言说的那样“没有反应”、“无需住院”,又不像无良媒体、网络报道的“非死即伤”、“人财两空”。任何过度夸大放疗副作用和极度渲染放疗疗效神奇的都是不客观真实的。
患者需要做的就是摆正心态,克服恐惧,配合治疗,良好沟通,配合放疗医生做好每次的放疗就可以了。
国内知名三甲医院放疗:伽玛刀、射波刀、瑞普达、陀螺刀、质子刀、速锋刀
点击这里在线免费预约 客服热线400-082-1008
阅读:核磁共振检查有哪些要求 射波刀与手术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