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病毒所Cell Research发表研究新成果

Toll样受体在先天免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Toll样受体3(TLR3)可以识别病毒dsRNA,诱导机体生产干扰素(IFN)和促炎症细胞因子,激活先天抗病毒应答。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通过表达克隆筛选发现,在先天抗病毒应答中RNA结合蛋白Mex3B是TLR3的一个辅助受体。这项研究发表在一月二十九日的Cell Research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是武汉病毒所的王延轶研究员。

研究显示,对于TLR3介导的信号通路而言,Mex3B是一个正调控因子。在面对dsRNA类似物poly(I:C)的时候,Mex3b−/−小鼠的细胞表现出IFN-β生产减少。注射poly(I:C)可以帮助Mex3b−/−小鼠抵抗poly(I:C)诱导的死亡。

进一步研究表明,Mex3B与TLR3在内吞体(endosome)中存在相互作用。Mex3B能够结合dsRNA,提高TLR3的dsRNA结合活性。Mex3B还能促进TLR3的蛋白酶解加工,这是TLR3激活的关键。缺乏RNA结合活性的Mex3B突变,会抑制TLR3介导的IFN-β诱导。

人体免疫系统主要由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部分组成。先天免疫是机体对抗疾病的一线防御,该系统能够识别造成感染的病毒和细菌,对入侵者发起攻击并触发炎症应答。如果病原体成功逃脱,先天免疫系统就会激活适应性免疫应答,对入侵者发起更为猛烈的攻击。

TLR受体在先天免疫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如果TLR触发的炎症脱离控制,就会导致内毒素休克。2014年03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Immunity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先天免疫对抗病原菌时的自我控制机制。

近年来,人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先天免疫细胞——先天淋巴细胞(ILC)。在先天免疫抵御病原体的过程中,ILC具有核心性的作用。一些研究者把先天淋巴细胞比作是保护边界组织的步兵。2014年05月Cell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为人们展示了可分化为不同ILC的前体细胞。这一发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为开发新型疫苗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2014年06月,Cell杂志发布了一个全新的蛋白质组学技术——QTV(quantitative temporal viromics)。该技术以质谱分析为基础,可以在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对宿主和病毒蛋白的实时动态进行系统性定量分析,展现病毒与宿主的具体互作过程。研究人员用这一技术解析了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纤维母细胞的具体过程,包括CMV的入侵途径以及病毒蛋白躲避免疫攻击的具体策略。

作者简介:

王延轶,女,1981年出生,博士,研究员。先后在北京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武汉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武汉大学讲师、副教授。现任武汉病毒所研究员,副所长。兼任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病毒感染与免疫领域的研究,目前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等多个项目。在Immunity, Molecular Cell, Cell Host & Microbe, PNAS, Cell Research等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免疫学青年学者奖、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武汉市青年科技奖、武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武汉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责任编辑:fangqi)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