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有哪些副反应?

肿瘤化疗是目前常用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但是由于药物靶点存在非特异性,肿瘤细胞被杀的同时,正常组织细胞无法逃脱化疗药物的“误伤”,患者出现化疗副反应。常见的化疗药物副作用主要有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骨髓抑制、胃肠毒性、免疫抑制、肾毒性、心脏毒性、脱发。

  胃肠毒性——胃肠毒性的表现

  大多数化疗药物引起胃肠道反应,表现为口干、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麻痹性肠梗阻、腹泻、胃肠出血及腹痛。恶心呕吐是常见的、可预见和可预防的胃肠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根据催吐潜能可将抗肿瘤药物分为高度、中度、低度和轻微4个催吐风险等级,是指不予预防处理呕吐发生率分别为>90%、30%~90%、10%~30%和<10%。不同的化疗药物催吐效应不同,医生和患者都应该提前了解药物的催吐潜能,根据病情和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有效且能耐受的化疗方案。   除了恶心呕吐,化疗相关性腹泻(chemotherapyinduceddiarrhea,CID)也是一种常见胃肠毒副反应。CID会导致水电紊乱、脱水、感染,严重可致休克、死亡。氟尿嘧啶、伊立替康,羟基喜树碱、卡培他滨等是常见导致CID的药物。国际抗癌协会将CID分为0-5级。   如果使用伊立替康,可在使用前检测UGT1A1基因致预测腹泻的发生率,纯合子突变型UGT1A17/7、杂合子UGT1A16/7、野生型UGT1A16/6导致3~4级迟发性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27.6%、18.5%、6.9%。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