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蛋白大家族,这些蛋白位于细胞膜中,负责将激素和神经递质等外部信号传入细胞,触发一系列的生化反应。GPCR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据统计约有30%的现代药物都以这类蛋白为靶标。正因为这类蛋白非常重要,GPCR的相关研究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虽然人们已经破解了许多GPCR的分子结构,但还不清楚它们是如何传递信号的。本期Nature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阐明了GPCR与药物结合时发生的结构改变,以及这种结构改变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的具体机制。
Basel大学的Stephan Grzesiek领导研究团队通过核磁共振(NMR)深入研究了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drenergic receptor)。他们分析了这种受体对多种药物的应答,空前详细地描述了GPCR的作用机制。
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镶嵌在心肌细胞膜中,可将细胞外信号分子的结合转化为细胞内蛋白的激活。举例来说,去甲肾上腺素通过这一途径诱导细胞中的信号级联,最终提高心率和血压。而β受体阻滞剂(beta-blocker)能阻止去甲肾上腺素的结合,并由此降低心率。
“我们观察了这种受体如何识别配体,解读其化学结构,并通过改变自身结构将信息传递到细胞内部。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这种作用机制也同样适用于整个GPCR家族,”文章第一作者Shin Isogai说。
这项研究还指出,NMR可以揭示药物与GPCR的结合强度,及其触发细胞内应答的效力。这一技术有望帮助人们进行药物筛选和药物研发。
2013年05月Scripps研究所TSRI的科学家们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解析了人类SMO受体结合小分子拮抗剂时的跨膜区域,获得了高分辨率的晶体结构。SMO受体是hedgehog信号通路中的关键信号传导子,属于F类G蛋白偶联受体。SMO受体负责维系胚胎的正常发育,该蛋白的异常与癌症有关。
2013年12月Science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一种重要G蛋白偶联受体在天然条件下的3D结构。研究人员利用目前最强力的X射线激光器,对人类的5-羟色胺受体进行了研究,该蛋白与学习、情绪和睡眠有关,是肥胖、抑郁和偏头痛药物的靶标。为了模拟细胞环境,科学家们在脂肪凝胶中制备该受体的结晶。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Brian Kobilka教授因为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与Robert Lefkowitz分享了20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Kobilka教授在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促成了许多新药物的研发。他2014年的林道诺贝尔奖得主大会上,与青年学者们分享了自己三十年专攻一个问题的经历。
(责任编辑:fang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