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曲文
近年来, 由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介导的细菌耐药性发展极为迅速, 由于三代头孢的广泛应用,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ESBLs) 发生率越来越高。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多地分离到这种细菌 ,此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给临床上感染的治疗带来困难 ,ESBL菌的出现与流行已经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那么ESBL菌是怎么回事呢 ?
一、何为ESBLs
ESBLs是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其特点是可以水解灭活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主要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马斯平等除外)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曲南、卡芦莫南等),通常不水解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等)和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其活性可以被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等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
其中以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通常最易生产,其次,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氏菌、弗劳地枸橼酸菌、绿脓杆菌也可生产。大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部分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氏菌、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和少数肺炎链球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从而对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等耐药。能产生ESBL的细菌即为ESBL(+)菌,可对上述药物产生耐药。
二、如何检测ESBLs
目前检测ESBLs的常用方法有表型初筛、表型确认实验和基因型别检测等。
2.1表型初筛实验有:纸片扩散法、浓度梯度法(Etest法)、微量肉汤稀释法等
2.2表型确认实验:双纸片扩散法、纸片表型确证试验、微量肉汤稀释法确诊实验、琼脂稀释法确证实验、自动仪器检测法。
2.3基因型检测: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和分析编码ESBLs的基因或突变位点,主要有TEM、SHV、CTX-M等基因,可采用如聚合酶链反应(PCR)-SSCP、PCR-限制性内切酶试验、PCR-点杂交、DNA探针或序列分析等等。
2.4其他检测方法:生物化学技术检测ESBLs的等电点(等电聚焦电泳),或分析酶的底物谱及抑制物谱来分型。
三、产ESBLs菌株的耐药特点?
如果临床出现产ESBLs菌株,则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它们是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耐药,及对单环酰胺类抗生素(氨曲南)耐药。
如果病人的药敏报告单已注明为产ESBLs菌株,则表明已经实验室确证。如果病人药敏报告单未注明为产ESBLs菌株,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酰胺类抗生素中有一种MIC≥2ug/ml,或符合CAZ≤22mm、ATM≤27mm、CTX≤27mm、CRO≤25mm其中一个,则提示菌株可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这种情况下,即使实验室报告为敏感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也不推荐使用。
四、如何选择抗生素针对产ESBLs菌株进行治疗?
由于临床出现产ESBLs菌株,会在病人和医院之间及不同菌株之间相互传播,导致临床高死亡率及高比率持续性定殖,应充分引起临床、院感科的高度注意。
当微生物检验科报告产ESBLs菌株,临床应立即停止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及单环酰胺类抗生素(氨曲南)进行治疗。对付产ESBLs菌株,最有效的抗生素为碳青霉烯类(泰能),其次,头孢西丁及含酶抑制剂的复合剂、氨基糖类等。
总之,由于产 ESBL菌株的耐药性复杂而严重, 使临床治疗面临极大的挑战。为此, 我们必须加强临床与检验的合作长期而严密地监测 ESBL菌流行情况, 并建立其数据库, 并努力找出影响其流行的因素, 临床与检验共同努力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遏制ESBL菌的流行。
(责任编辑:x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