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邓世霞单位 | 甘肃省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01前 言侵蚀艾肯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兼性厌氧菌,是人类黏膜表面正常菌群之一,存在于呼吸道、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通常不致病。但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黏膜表面破损时,可侵入周围组织引起感染[1]。国内外有文献报道侵蚀艾肯菌被可引起心内膜炎、腹腔内感染、血流感染、关节炎、胸腔脓肿、脑脓肿、肝脓肿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由于侵蚀艾肯菌较难分离鉴定,本文分享此菌致胸腔脓肿感染一例并文献复习。02案例经过患者:男性,65岁。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余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因“间断咳嗽、咳痰20余年,加重伴气喘5小时”于2022年10月10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125次/分
呼吸:22次/分
血压:125/86mmL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形适中,轮椅推入病房,神志清,精神差,语言流畅,问答切道,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口唇略发绀,叩诊双肺呈过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大量喘鸣音及痰鸣音,以左肺为著。心率:125次/分,律齐。入院诊断: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2.胸膜炎 3.左肺下叶肺脓肿。检查结果血常规:白细胞数目12.05×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3.7%,血红蛋白148g/L,血小板183×109/L,见图1。图1 患者10月11日血常规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196.98mg/L,红细胞降沉速率16.0mm/h,降钙素原1.57ng/mL,见图2-3。图2 患者10月11日C反应蛋白图3 患者10月11日降钙素原生化:钾3.31mmol/L,钠136.0mmol/L,氯96.0mmol/L,葡萄糖10.63mmol/L.肝功、肾功、血脂、心肌酶均正常,见图4。图4 患者10月11日生化检验2022-10-17复查血常规+全程C反应蛋白:白细胞数目20.1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1.4%,C反应蛋白196.04mg/L
L,红细胞降沉速率62.0mm/h,见图5。图5 患者10月17日血常规影像学检查胸部CT示:左肺下叶肺脓肿形成,随诊复查;左侧包裹性胸腔积液、右侧胸膜肥厚粘连。诊疗经过入院后患者诉左侧胸壁疼痛,以咳嗽或活动时加重,痰量少,呈黄色黏痰,不易咳出,感气喘气短,夜间不能平卧,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大量喘鸣音及痰鸣音,以左肺为著。暂给予抗感染、平喘、化痰、改善肺功能等对症及支持治疗,抗菌药物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曲松。于2022年10月13日15:30行经皮胸腔积液引流术。患者取坐位,经B超选定左后侧胸腔穿刺点后,术区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至胸膜,进穿刺针5cm,抽出淡黄色浑浊液体约50mL,送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嘱卧床休息,术中患者无明显不适,术后安返病房。2022年10月14日患者术后,诉疼痛难忍,活动或咳嗽时加重,患者穿刺术后无渗液、局部疼痛明显,敷料干燥整洁,引流管通畅,引出黄脓性液体120mL,现气喘、气短好转,在原方案基础上给予甲硝唑冲洗,继观。2022年10月17日
患者诉仍感气喘、气短,活动后加重,左侧胸壁疼痛不适,不能平卧。患者入院后经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曲松两联抗生素联合治疗,胸腔穿刺引流术等治疗,现病情未见明显好转,且感染指标逐渐上升,据患者临床症状及检验结果,目前感染未及时控制,病情向家属告知,申请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同时,再次在彩超下行胸腔穿刺引流,但患者家属要求转院进一步诊治,经请示上级医师后,通知出院。微生物检验于2022-10-13日送检胸腔脓液,接种血平板,麦康凯平板。经37℃培养24小时后麦康凯平板不生长,血平板上形成针尖大小菌落,呈斗笠状、草帽状,中间隆起,边缘扩散样生长,48-72小时后逐渐增大,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血平板上菌落周围可呈现草绿色改变,用滤纸蘸取菌落呈现黄色。菌株经滤纸片-20℃冷冻保存后送上级医院鉴定,Autof
ms1000质谱仪鉴定为侵蚀艾肯菌,见图6-11。图6 血平板78小时菌落整体形态图7 血平板24小时局部菌落(放大3倍)图8 血平板48小时局部菌落(放大3倍)图9 血平板72小时局部菌落(放大3倍)图10 滤纸蘸取菌落呈现黄色图11 质谱鉴定结果生化反应:氧化酶试验阳性,经DL-96ⅡNE板条鉴定,生化反应如下:不发酵葡萄糖,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鸟氨酸脱羧酶阳性,赖氨酸脱羧酶阳性,触媒、靛基质、尿素酶试验阴性,枸橼酸盐、丙二酸盐、苹果酸盐阴性。见图12-13。图12 氧化酶试验阳性图13 DL-96ⅡNE生化反应镜下形态:标本直接涂片可见大量白细胞及革兰阴性杆菌,并伴有吞噬现象,菌落涂片染色呈革兰阴性杆菌,菌体细长。见图14-17。图14 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1000倍)图15 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1000倍)图16 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1000倍)图17 菌落涂片革兰染色(1000倍)03案例分析艾肯菌属隶属于细菌域,变形杆菌门,β-变形杆菌纲,奈瑟菌目,奈瑟菌科。侵蚀艾肯菌(Eikenella
corrodens)是艾肯菌属中的唯一菌种。侵蚀艾肯菌为革兰阴性球杆菌,大多呈细长、笔直、两端圆、长1.5~4μm,该菌无芽孢、无鞭毛、不产生荚膜。侵蚀艾肯菌是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较高,初次分离需要氯化血红素,在36℃含3%~10%CO2的环境中生长良好。不能在MH、HTM、营养琼脂及中国蓝琼脂平板上生长。生长较慢,在36℃含5%CO2的条件下生长最好,多数菌株通过分解多聚半乳糖醛酸而侵蚀琼脂(呈凹陷生长)。初次分离时,菌落呈灰色透明(有光滑或粗糙两种类型的菌落),但延长培养时间菌落变成浅黄色。在5%羊血琼脂平板上经24小时孵育后,形成针尖大小的菌落。孵育48小时形成光滑、湿润、圆形、半透明的小菌落。(不易与其他细菌相区别)。孵育96小时后,可形成干燥、扁平、圆形、透明、中间突起、不溶血、边缘呈扩散生长的斗笠样菌落、草帽样菌落、扩散型菌落、铆钉样菌落或光滑型菌落。有文献报道,在添加了5mg/L克林霉素的选择性培养基上可显著提高侵蚀艾肯菌的分离率,但要注意与常规培养基一起使用,以免漏检其他致病菌。侵蚀艾肯菌不分解糖,氧化酶试验阳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鸟氨酸脱羧酶阳性,赖氨酸脱羧酶可变,触媒、靛基质、尿素酶及七叶苷试验阴性。有触酶呈弱阳性的菌株报道。培养时间较长时菌落周围培养基可呈草绿色,用棉签抹取菌苔可见黄色。该菌的纯培养物有一种类似于嗜血杆菌的特殊气味。体外试验该菌对青霉素G有大的抑菌圈。侵蚀艾肯菌是人类黏膜表面正常菌群的一部分,经常从上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该菌,也可从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标本中分离到,通常不致病,只形成带菌状态。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黏膜表面破损时,此菌进入周围组织引起感染,如软组织脓肿、中耳炎、鼻窦炎、肺炎、心内膜炎、脑膜炎、败血性关节炎及术后感染等,但该菌常与其他细菌一起引起混合感染,此类感染常发生在头颈部或腹部。在人咬伤感染标本中经常分离到此菌[1]。04案例总结侵蚀艾肯菌是艾肯菌属唯一的菌种,营养要求较高,典型菌落形态需要48-72h才能形成,因而培养及鉴定较困难。基层实验室由于硬件设施欠缺不能鉴定至种,但经过学习,根据菌落形态以及氧化酶、触媒、赖、鸟氨酸试验可初步鉴定,经24小时培养后菌落较小,对光调整角度仔细观察可见菌落周围放射状扩散生长是其特点,延长培养时间可获得典型菌落,也可将菌株用无菌滤纸片冷冻干燥保存,上送至上级医院准确鉴定。侵蚀艾肯菌可导致多部位感染,近年来已有多篇报道[2-5]。由于条件限制,本实验室未能向临床提供药敏试验结果,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亦未取得良好效果,可能与患者年龄大又存在基础疾病有关,应积极使用外科引流冲洗可能效果更好。微生物检验人应加强自身学习,尤其对苛养菌、少见菌积极关注,及时与临床沟通,及早的鉴定、报告临床,为临床治疗尽可能多的提供依据。05专家点评点评专家: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刘春萍副主任检验师侵蚀艾肯菌隶属HACEK菌属,较难培养和鉴定,此菌培养24小时后菌落较小,不易辨识,作者克服基层医院仪器设备欠缺困难,最终准确鉴定了这株少见菌,值得我们基层微生物检验人借鉴和学习。基层工作人员应不断学习总结,提高少见菌的分离鉴定水平。参考文献[1]陈东科,孙长贵,魏莲花,等.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480-482.[2]张康,白宇哲,时宇,等.侵蚀艾肯菌致胫骨慢性骨髓炎一例报告[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2,11(10):798-800.[3]李丽娟,王吉生,周华强,等.侵蚀艾肯菌致儿童耳后脓肿1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0,20(06):692-693.[4]巢世兰,徐雯,刘国伟,等.侵蚀艾肯菌致胸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41(06):766-768.[5]魏丹丹刘洋杜芳玲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9,19(01)[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9,19(01:90-91.END
(责任编辑:labwebx)
侵蚀艾肯菌致胸腔脓肿一例
374
已是最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