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瘦1Q:明明感染症状很明显,培养结果却是阴性?A:可能与标本的留取和采集,标本的送检等因素有关,应尽量在使用抗生素前留取,2小时内送检。2Q:经验用药有效,而药敏结果却为耐药,怎么办?A:①该培养结果是不是真正的致病菌②适时调整,规避风险3Q:药敏结果为敏感,临床治疗却无效,为什么?怎么办?A:①培养出来的是定值菌还是污染菌;②细菌本身因素,如诱导耐药,生物被膜等;③标准取材,重新送检;④感染部位、给药剂量、用药方式、生物利用度、药代动力学等因素,达不到抑制细菌的最低血药浓度(MIC)。4Q:药敏结果中没有我用的药,怎么办?A:同类药物一般情况下可指代,试验的药物代表一类药,而不是一种药,通过耐药机制和标志性药物可以预测同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如碳青霉稀类抗菌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比阿培南等。5Q:能否将所有的药都能做药敏试验?A:①没有必要:根据抗菌药物的等效原则和细菌耐药表型,可从已知药敏结果推测其他一些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种属细菌适合的药物也不同。②没有可能:不是所有药物都可以做药敏试验,需要药物在体外稳定,需要有操作标准和解释标准,每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都会更新细菌药敏折点,我国都是参照每年的《CLSIM100》文件开展微生物工作。6Q:为什么有的培养结果只有细菌名称,没有药敏?A:①暂时无耐药②按用药指南选择特定药物7Q:明明是脓标本,为什么就是培养不出来?A:①脓的成分是什么?脓液是炎症组织坏死的溶解产物,尤其是陈旧性脓液,细菌已被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基本上已经死亡。②脓液可能为厌氧菌感染,它对采集方法和标本运送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常规培养细菌无法生长。③使用过抗生素后,抑制了细菌的生长。8Q:今天的培养结果怎么与前天的不一样?A:首先考虑留取标本是否规范,痰标本有时是选优势菌做培养,可能会导致两次结果不一样。9Q:明显是稀便,培养结果为何正常?A:大便普通培养,通常只能鉴定志贺菌、沙门菌感染;当怀疑霍乱时,需开具霍乱弧菌培养;当然,也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所致。10Q:一般培养不是2~3天出结果吗?今天第4天了,怎么还没见报结果呢?A:一般培养经过48小时后,即可出报告,若需要分离致病菌,则第4天出报告;血液培养需要培养5~7天。11Q:血培养阳性率怎么这么低?A:①血培养标本采集时间,在寒战出现或发热初期采血培养最佳。②血培养瓶的运送:应在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放置时间过长可能会降低阳性率或延缓某些细菌的生长。③送检套数(培养出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多数可以确认为病原菌;培养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芽胞杆菌等时,难以判断为感染还是污染。)研究表明一套无法判断是病原菌还是污染菌,送检至少两套有利于排除污染可能。④采血量是影响灵敏度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求血量充足时,先注厌氧瓶,后注需氧瓶;血量不足时,优先注入需氧瓶,剩余注入厌氧瓶(因真菌,绿脓杆菌,窄食单胞菌多长在需氧瓶内)小结检验人唯有树立沟通的意识、明确送检目的、把握采样时机、掌握采集方法,标本及时运送及正确处置,方能让“出乎预料”的结果有个满意的答复。
(责任编辑:xsq)
关于微生物培养——临床上常见困惑11问答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