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种菌属的主要致病物质

一、葡萄球菌属主要的致病物质
 
       1.凝固酶:增强细菌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2.葡萄球菌溶血素:能破坏多种细胞的细胞膜,故又称为溶细胞毒素。
 
       3.杀白细胞素:可杀伤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4.肠毒素:引起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
 
       5.表皮溶解毒素:裂解表皮组织棘状颗粒层,导致表皮与真皮脱离。
 
       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抑制内毒素脱毒;刺激单核吞噬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
 
       7.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可与IgG抗体Fc段非特异性结合,竞争性抑制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
 
 
 
二、链球菌属主要的致病物质
 
       ⒈链球菌溶血素:链球菌溶血素O,链球菌溶血素S。
 
       ⒉致热外毒素:又称红疹毒素,是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
 
       ⒊透明质酸酶:促进细菌扩散。
 
       ⒋链激酶:促进细菌扩散。
 
       ⒌链脱酶:催化DNA裂解。
 
       ⒍M蛋白:抗吞噬、引起机体变态反应。
 
       ⒎脂磷壁酸:细胞表面有脂磷壁酸受体,与细菌细胞壁中脂磷壁酸结合,促进链球菌粘附易感细胞。
 
 
 
三、肺炎球菌属致病物质
 
       1.荚膜:增强肺炎球菌抗吞噬能力。
 
       2.肺炎球菌溶血素。
 
       3.紫癜形成因子:皮肤紫癜、出血。
 
 
 
四、脑膜炎奈瑟菌致病物质:
 
       1.荚膜:增强细菌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2.菌毛:增强细菌粘附于易感细胞的表面。
 
       3.内毒素:引起发热及低血压性休克。
 
 
 
五、淋病奈瑟菌致病物质
 
       1、荚膜:增强抗吞噬细胞吞噬。
 
       2、菌毛:粘附于易感细胞表面。
 
       3、IgA1蛋白酶:破坏粘膜表面IgA1 。
 
 
 
六、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肠致病型大肠杆菌主要致病物质:肠毒素(外毒素)、菌毛。
 
 
 
七、肠出血型大肠杆菌主要致病物质:
 
       Vero毒素、溶血素、内毒素、菌毛。
 
 
 
八、志贺菌属致病物质
 
       1.菌毛:粘附回肠末端及结肠粘膜上皮细胞。
 
       2.志贺毒素:对细胞有毒性,同时可引起腹泻。
 
       3.内毒素:毒性强烈,是志贺菌主要致病物质。
 
 
 
九、沙门菌属致病物质
 
       1.Vi 抗原:抗吞噬细胞吞噬作用。
 
       2.肠毒素:外毒素。
 
       3.内毒素:体温升高,白细胞数下降、休克。
 
 
 
十、破伤风梭菌致病物质:
 
       破伤风痉挛毒素和破伤风溶血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的致病机理: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封闭了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导致骨骼肌强直性收缩,出现破伤风特有的苦笑面容和角弓反张等临床症状。
 
 
 
十一、产气荚膜梭菌致病物质:
 
       1.肠毒素,增加肠壁通透性,引起腹泻。
 
       2.α毒素:作用类似于卵磷脂酶,溶解血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水肿。
 
 
 
十二、肉毒梭菌致病物质:
 
       肉毒毒素
 
       毒素的作用机制:作用于颅脑神经核、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阻碍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弛缓性麻痹。
 
 
 
十三、白喉棒状杆菌主要为白喉外毒素。
 
       白喉外毒素是棒状杆菌β-噬菌体基因表达产物,可与人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干扰细胞蛋白质合成。
 
 
 
十四、芽孢杆菌属主要的致病物质
 
       1、荚膜:可抵抗机体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
 
       2、炭疽毒素:直接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通透性,血液粘稠度增高导致感染性休克及DIC。

(责任编辑:l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