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永忠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笔者之前写了《女童阴分中的流感嗜血杆菌》(见京港感染论坛微信平台)。之后讨论时,有同道问及呼吸道标本中的副流感嗜血杆菌Hpi。对于成人肺炎患者,答案是明确的:呼吸道标本基本不考虑Hpi。Hpi会导致肺炎,仅限于个案报道,而且非常非常少。实际工作中,呼吸道标本不必筛选Hpi,除了特例——咳痰或抽吸痰纯生长;BALF高于阈值的生长等情况。此时可以回报临床,结合临床表现、其他证据以及经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而对于儿童,笔者当时不甚了了,所以没有回答。
这里把该题目——儿童下呼吸道感染LRTI(包括肺炎)呼吸道标本中的Hpi——的信息汇总一下,大家一起学习!
书籍:
☆ MCM11:
■ 菌章节:超过90%健康人咽部标本可培养微生物中有未分型流感嗜血杆菌和Hpi(p668)。Hpi主要定植在口腔和咽部,鼻腔少(p670)。一些病例考虑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的病因(p670)。无其他LRTI相关表述。
☆ PPID7:
■ 疾病章节:整个section C(pleuropulmonary and bronchial infections),没有出现过Hpi。
■ 菌章节:Hpi是人上呼吸道正常菌群,嗜血杆菌属中75%是Hpi(p2917)。其他嗜血杆菌,罕有(rare)导致LRTI(p2918)。
☆ PPPID3:这是儿科感染的权威书籍之一
■ 疾病章节:section D 是LRTI,整个章节无Hpi。
■ 菌章节:关于疾病的介绍中,未及LRTI和肺炎。
☆ 热病43版:儿童呼吸道感染部分,未及Hpi。
☆ 尼尔森儿科学第20版:这是儿科临床医学综合性书籍
■ 疾病章节:未及Hpi。
■ 菌章节:194和195是流感嗜血杆菌和杜克雷嗜血杆菌。没有Hpi章节。
Pubmed:
检索词:”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e” and (pneumonia or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child or children or pediatric or young)。结果是49个。可能有漏检,比如pleuropulmonary infection或bronchial infection,或者年龄约束条件。49个里大部分和我们的目的无关——都是研究某药物的清除效果;大家知道,这包括定植的清除,不意味着感染。
相关信息只有5篇,具体如下:
☆ 中国研究:CAP住院儿童(Zhongguo Dang Dai Er Ke Za Zhi. 2015 Nov;17(11):1193-9.)中Hpi是主要病原(40.8%)。其他也有文献列为病原(Zhonghua Yu Fang Yi Xue Za Zhi. 2013 Jun;47(6):497-503.)。也有文献使用分离株(12.1%),回避了矛盾(Zhongguo Dang Dai Er Ke Za Zhi. 2008 Oct;10(5):579-82.)。没有中华儿科杂志。
☆ 日本研究:按病原统计,构成比占3.8%(In Vivo. 2004 Jan-Feb;18(1):67-71.)。
☆ 南非研究:疾病包括肺炎、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和急性支气管炎,病原构成比中Hpi是6.8%(Pediatr Infect Dis J. 1995 Apr;14(4 Suppl):S19-22.)。这是唯一有一点价值的文献——也仅仅是流行病学统计。需要读原文。
Ok,书籍基本未及,文献等于没有。虽然中国文章多,但却是中国特色,不予探讨。结论也非常明确——儿童呼吸道标本Hpi分离株,基本不必考虑。
例外的情况:此时回报临床,在临床层面进行综合分析,也不必然是感染。在肺炎/LRTI临床诊断成立的前提下,例外情况如下:
☆ 咳痰/抽吸痰纯生长。注意,纯生长不能只看加或不加万古霉素的巧克力琼脂,同时得看羊血琼脂、中国蓝/麦康凯琼脂。比如加万古霉素巧克力琼脂只有Hpi生长,但其他平皿有葡萄球菌生长时,对于Hpi而言,这不意味着纯生长。
☆ BALF、PSB高于阈值浓度的生长,无其他可能致病菌
☆ 肺组织分离
☆ 肺脓肿,脓液有分离;不包括引流液
☆ 肺部感染伴胸水,胸水有分离,同时呼吸道标本有分离;不包括引流液
☆ 肺部感染导致血流感染(除外其他部位感染),血液有分离,同时呼吸道标本有分离
☆ 无菌标本PCR或抗原抗体阳性,并除外其他病原
而当不是纯菌或不是优势菌、不是阈值以上浓度细菌时,一般情况基本可以不考虑该病原的致病性,故而不必回报。
另有一篇文献值得注意(BMC Infect Dis. 2015 Aug 14;15:336.)。这是人体试验,分析感染鼻病毒后上呼吸道菌群的变化。6例健康人感染鼻病毒后,结果Hpi和奈瑟菌属明显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轻度增加。这个试验提示我们,分离株中Hpi的大幅度增加(纯生长或优势菌)也许是继发表现。采集标本的时机很重要——疾病后期、或经治后,Hpi的高浓度并不必然是病原,可能只是菌群调整后的继发表现。
各位亲,意下如何?大家一笑!O(∩_∩)O哈哈~
作者简介:
宁永忠 副主任技师,从事临床微生物学13年,社会兼职若干,专业书籍和文章若干。
倡导:整体微生物学理念、分级诊治防控理念、指南和循证理念。
说明:本文为中华检验医学网、检验医学微信公众平台全网首发,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责任编辑: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