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与预防措施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为高感染率慢性感染性致病菌。过去十年中,尽管Hp的感染率呈普遍下降趋势,但全球范围内仍有50%的人口感染Hp,其中大部分成人Hp感染始于儿童期1。儿童Hp感染不仅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还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及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1,2。近期研究还发现,儿童Hp感染还可能参与某些胃肠外的疾病,如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特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荨麻疹等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与成年后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心脑血管疾病、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等有关3,4。因此,儿童Hp感染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儿童Hp感染现状

目前,儿童Hp感染问题较为严峻,Hp在人群中的流行与Hp感染者的居住地、年龄、种族和社会经济状况有关。2005~2011年中国一项涵盖24个地区的51025名体检人群的Hp感染情况调查显示,<20岁人群Hp感染率为37.1%,且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层次人群Hp感染率存在差异5。2010~2011年武汉市3368例儿童Hp平均感染率为29.2%6。2011~2013年呼和浩特地区398例学龄期儿童Hp平均感染率为31.16%7。2011~2013年南京地区10126例儿童Hp平均感染率为49.48%8。2012年沈阳地区1150例学龄前儿童Hp平均感染率为13.13%9。2007~2014年杭州地区12796例伴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Hp平均感染率为18.6%,且随着年龄递增(3~6岁、7~11岁、12~17岁Hp阳性率分别为14.8%、20.2%及25.8%),虽然此结果低于国内部分内陆地区报道的平均水平,但仍高于发达国家10。

儿童Hp感染的预防措施

儿童期的高Hp感染率与家庭聚集性的显著特征提示,儿童Hp感染的传染源主要是感染Hp的家庭成员及保育人员,尤其是与儿童接触最密切的母亲,家庭内通过口-口、粪-口传播可能是儿童Hp感染的主要途径。儿童Hp感染应防治结合,重在预防。许多传染性疾病的最终控制有赖于寻找到安全有效的免疫接种方法,有效预防Hp感染的疫苗尚在研制之中。尽管尚无法通过主动免疫方法进行Hp感染的预防,但是仍可以通过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来预防儿童Hp感染。

1、培养良好的养育习惯

目前预防儿童Hp感染的重点应放在切断传播途径上,着重在管理饮食、管理粪便、用具消毒、个人卫生等措施。应广泛宣传卫生知识和新的育儿方法,指导母亲及其他家庭成员和保育人员在婴幼儿及儿童的哺育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注意饮食卫生2:

避免与婴幼儿和儿童进行口对口接触,改变不卫生的喂养习惯;

做好餐具消毒,实施分食制或使用公筷;

餐前和便后要洗手;

玩具清洗消毒;

培养幼儿及儿童正确进行漱口与刷牙,定期进行洗牙,预防和治疗龋齿。

2、儿童密切接触者需进行Hp检测和根除治疗

要及时对儿童的看护人,如母亲及其家庭成员、保姆等进行Hp感染的检测,如14C呼气检测等。对被确诊为Hp感染的家庭成员、保育人员,均需要进行抗Hp治疗。Hp感染是感染性疾病,不存在“Hp 携带”状态。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Hp自发清除很少见,且多数患者并无症状。Hp传染源主要是人类本身,研究者从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粪便及水源中检出了Hp,证实Hp能通过唾液和粪便排出体外,且Hp球形体有一定活力,并可在适当条件下恢复典型形态。所以Hp感染者既是患者又是传染源,因此有孩子的家庭中的家庭成员,甚至与儿童密切接触的保育人员和幼儿教师,均应考虑进行Hp检测,并及时进行根除治疗,尽可能控制传染源2。而14岁以下的儿童若没有明确的Hp根除指征,并不建议进行检测和根除治疗11。

总结

目前,儿童Hp感染存在普遍性及致病的多样性、广泛性。而儿童Hp感染的预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除需采取管理饮食、管理粪便、用具消毒、个人卫生等措施外,还需进行父母和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与儿童密切接触者的Hp检测及根除治疗。

中华内科杂志. 2017. 56(7): 532-545.

(责任编辑:l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