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革兰染色:操作简单但依旧问题多多

尽管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因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而发生巨大变化,但作为传统技术的革兰染色仍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可先于培养结果、迅速地为临床医生提供潜在病原菌信息,而指导经验治疗。而错误的革兰染色结果会误导临床医生。

革兰氏染色依赖手工操作,并且,结果解释主要依靠检验医师的主观判断,错误的发生不可避免。Linoj P. Samuel 学者等从美国四大三级医疗中心的微生物实验室收集数据,依据标准准则评估所有非血标本的错误率,目的是建立一个可接受的革兰染色标准检查程序并找出关键改进点。文章发表于近期的《临床微生物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上。

研究方法:

每个实验室筛选出 976 到 1864 个非血标本的涂片 / 培养结果,共 6115 个标本,包括呼吸道液体、活检组织、脓液等,这类标本革兰染色为常规培养工作的一部分。

研究者判定染色和培养结果是否矛盾,需依据以下标准:(1)培养检出适中或大量某一种细菌,而涂片未找到相应染色 / 形态特征的细菌;(2)涂片找到适中或大量细菌,但相应菌的培养结果为阴性。除涂片固定方式不同外,四个实验室革兰染色操作并无很大差异。

研究发现了什么?

染色和培养结果不一致的样本的比例高达 5%(303/6115),303 份不一致样本中,263 份样本可以再找出供本研究做深入分析,其余 40 例样本不可得,因此不纳入计算。

1. 在 263 份不一致样本中,涂片(-)/ 培养(+)类型占 58%(153/263), 涂片 (+)/ 培养 (-) 占 42%(111/263)。111 例标本中 87 例理论上应该同时做厌氧培养,实际上只有 38 例(44%)做了厌氧培养,但厌氧培养并未培养出任何细菌,可能是厌氧标本的收集、转运和培养过程造成微生物死亡。

2. 在 263 个不一致的标本中,涂片报告错误的标本占 24%(62/263),涂片报告错误的定义为:涂片最初报告为阳性,但涂片复审并未发现任何微生物;或最初报告为阴性,但涂片复审在 3 个以上视野找到了微生物。同时,作者发现,不同实验室间错误率的差异显著,比例在 9%~45% 之间,平均错误发生率为 1.2%,但实验室间差异差异也是显著的,为 0.4%~2.7%。

2. 涂片报告错误的标本中,被报告“假阴性”结果的样本占 81%(50/62),即有一种或多种细菌未被检出,最常漏检的细菌是 G+ 球菌(28 例)和 G- 杆菌 / 球杆菌(19 例),其次是是真菌(8 例)和 G+ 杆菌(5 例)。

3. 涂片报告错误的标本中,被报告“假阴性”结果的样本占  19%(12/62),1 例为 G+ 杆菌,2 例为 G- 杆菌 / 球杆菌,其余 9 例系被口腔正常菌群污染的呼吸道标本造成,据实验室标准,这些标本本该被拒收。

该研究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尽管革兰氏染色已经在实验室中开展一个多世纪了,但由于该方法操作复杂多样,读片的主观性强,因此,即使到现在,即使在检验医学高度发达的美国高等级医院,也依旧存在相当数量的错误率。随着健康医疗日趋透明,减少医疗错误造成的潜在危害已成为主要关注点。如果我们不首先搞清楚医疗错误发生情况,实验室永远不知道该从何处进行改进。对于微生物实验室而言,监控革兰染色错误率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责任编辑:sgx)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