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送痰标本,多送血培养!

在倡导抗菌药物精细化治疗的时下,微生物的标本正确送检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君子慎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著名微生物学专家倪语星教授引用古人戴德的话来形容临床。如送检标本不对,不仅浪费人力物力,最重要的是误导临床,加重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因此,倪教授提出:“正确的感染预防、控制和治疗始之于正确的微生物检验;而正确的微生物检验始之于正确的标本采取!”

接着,倪教授例举我国常见病原学送检质量问题:

一是送检采样时机不正确。

仅在患者病情严重、治疗无效或在采集前正在使用抗生素治疗。

(1)标本采集时间应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因为部分病原菌对抗菌药物非常敏感。

(2)在合适的时间采集标本,例如清晨的痰和尿液含菌量最多,是采集的最佳时间。

二是医护人员或者患者采样操作不规范。

表现在方法不正确,未执行无菌操作,标本保存不恰当等。

(1)如血培养标本应室温保存,而非放置冰箱;应及时送检避免长时间滞留科室,吸附碳培养基优于普通培养基;此外,还应注意送检过程中的污染。

(2)正确采集标本的原则倪教授列出以下4点:

①发病早期,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停用之后;

②彻底消毒,避开正常菌群;

③采用适当的容器(无菌、密封、防渗漏);

④给予适当的运送和保存条件(温度、运送培养基)。

“任何部位感染,只要出现全身细菌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均可以做血培养”。笔者认为这是倪教授提出的最为震撼的观点之一。

针对临床目前血培养送检指征存在误区,倪教授及时提出血培养时机不仅仅是高热、寒战时,低体温、肺部、皮肤、腹腔、泌尿系感染等,只要全身存在感染症状和体征,均是送血培养的指征。资料显示,25-50%的肺部感染可能发生菌血症,应同时做血培养。

倪教授指出痰培养价值有限,原因为单次培养有多种细菌,多次培养为不同细菌。所以,痰培养结果阳性是感染?定值?还是污染?临床很难区分。当然,如果肺部没有症状体征、尿常规阴性,也不建议送标本。

对于标本送检结果解释,如非无菌部位,结果阳性,不一定是真正的病原菌,提醒医师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对于无菌部位,应连续监测,2个部位培养出相同细菌的临床价值大。

由此,整个演讲最后自然得出结论:慎送痰标本,多送血培养!

(责任编辑:x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