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全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重症腹泻的最常见病原体之一。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图1)。据统计,全球5 岁以下住院的腹泻患儿中,有20%~50%是轮状病毒肠炎患者。
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由于目前对轮状病毒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发展快速准确的轮状病毒检测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此小编对目前已有轮状病毒的检测方法进行统计,以期为广大医护人员和临检人员提供指导意义。
病原体检测技术
轮状病毒的经典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电镜技术和病毒分离培养技术。电镜技术具有快捷简便的特点,但是由于电镜设备较为昂贵,一般基层无法普及。病毒分离培养技术的灵敏度和阳性率均较低,需特殊培养条件,而且只有A组轮状病毒可以培养,故没有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免疫学检测技术
轮状病毒的检测技术中,比较可靠和实用的仍然是WHO 推荐的免疫学技术。大部分免疫学技术的检测对象是病人粪便等标本中的轮状病毒抗原。以前有乳胶凝集试验(Latex agglutination test,LAT)、酶免疫测定(Enzyme immunoassay,EIA)、放射免疫测定(Radioimmunoassay,RIA)、免疫金染色法(Immuno-gold staining,IGS)等技术,随着标记物的应用以及固相载体技术和抗体制备技术的发展,免疫定量技术,如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测定(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 TR-IFMA)和定量乳胶凝集试验(Quantitative latex agglutination technique,QLAT)等免疫新技术用于轮状病毒的检测,提高了免疫学方法检测轮状病毒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轮状病毒免疫学检测方法日益成熟、稳定,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基本能够对轮状病毒做出快速、准确的早期诊断。
基因检测技术
基因检测技术作为重要的分子诊断方法,为轮状病毒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基因检测技术主要包括:RNA 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技术,PCR技术,基于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分子探针技术以及基因芯片技术。目前逆转录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可以检测并识别所有种与所有血清型的人类轮状病毒。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研发的轮状病毒基因芯片,不仅限于临床诊断还可用于高通量筛检水源、食物等环境样本中的轮状病毒。
提高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开发适合基层的试剂盒是轮状病毒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荧光实时定量PCR 技术的高灵敏度和精确定量,使其在分子诊断中获得越来越普遍的应用。而基因芯片技术则为病毒的诊断和检测提供了一个更为快速、高通量以及高自动化的技术平台。
参考资料:
1:刘崇海,魏钰书。轮状病毒感染研究现状。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程娟等。轮状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3:http://baike.baidu.com/view/595115.htm
(责任编辑:z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