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控怎么做?

感控在多重耐药菌的控制中占重要地位,在2016XDR共识发布会后,《医学界》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杰教授,请胡教授结合XDR共识谈谈医院感控

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到底怎么用

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十分重要,它分为外科使用和内科使用。外科使用主要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以往由于临床医生对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如何使用的不规范不重视,抗生素滥用的现象比较严重。

最近几年国家卫计委对围手术期的抗生素预防性使用有了足够的重视,提出了相应的严格要求。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强度、频度和规范程度已经大幅度的改善。但是具体在临床如何正确应用抗生素方面,还需要临床医生做出更多的努力。

按照手术污染程度使用不同的抗生素

手术切口按照手术污染程度分I类切口、II类切口和III类切口。I类手术切口的抗生素使用有比较严格的规范,而对II、III类切口抗生素的使用规范意识还比较薄弱。胡教授强调,抗生素的使用应当规范而非禁止,例如污染严重的手术和循证医学证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对这类手术有好的效果的手术也主张使用抗生素。

按照菌群选择不同的抗生素

胡教授指出,目前抗生素的使用品种不准确。例如在阳性菌出现为主的手术中,例如甲状腺、心脏、骨科手术,我们应该选用以杀灭阳性菌为主的药物。

如何把握抗生素的使用时机?

抗生素启用的时间也很讲究,应该在手术切皮前半小时使用。大部分手术用一次抗生素或者24小时之内停药,较大的手术抗生素使用时间可以延长在48小时。使用时间过长不仅会降低抗生素的使用效果,还会增加耐药菌的发生机会。

手套一定要严格“一用一换”吗?

手卫生作为医院感染防控中重要而有效的基本措施,在多重耐药菌的防治中十分重要。

不过有一个现实情况,在检验科抽血窗口,如果抽取100个或者200个血标本,每次都换手套会有难度。胡教授与国内检验科主任交流后,会在进一步研究后采取临时的过渡措施。

例如可以尝试抽血10个病人、20个病人换一次手套,或者戴着手套用酒精擦洗后操作,检测这些方案的污染程度并从中选择一个污染最少的方案。

通过这些过渡措施既可以减少污染,也可以减少医务人员的繁重的工作任务,还能减少手套等医学资源的使用。但是胡教授着重强调,ICU和临床科室,不同病人间的处理一定要换手套并保证手卫生。如果不戴手套或者不更换手套,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效果会大打折扣。

XDR共识在防治院感方面有哪些要点及推荐?

XDR是多重耐药菌里比较严重的类型,临床中只有一两种抗生素对其有效。在XDR共识中,院感的处理包括基本的院感措施和针对不同种类多重耐药菌的措施。循证医学证明,以下五种类型的院感措施是有效的。

1.手卫生

手卫生是最基础的感控措施。

2.环境物体表面的严格清洁消毒

这一点容易被临床忽视,但是若病人所处环境物体表面多重耐药菌污染比较严重,没有做好消毒,多重耐药菌不能被彻底消除,可能导致严重感染。

3.个人隔离

XDR具有一定传播性,携带多重耐药菌的人员需要进行隔离。尽管国内医院很多硬件条件不够充分,医务人员也应该意识到隔离是非常重要的,最基本应当做到床旁隔离,有条件的话单间隔离。

4. 物品专用

首先做到病人的生活用品专用,部分不能专用的医疗物品要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5. 主动筛查

对新入科的患者进行主动筛查,尤其是XDR流行的部门——ICU病区。新入科可能携带多重耐药菌的病人应当做携带XDR多重耐药菌的病人处理,先隔离然后进行主动筛查。

即使入科没有发现明显的感染征象也要对常见部位进行筛查,比如针对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鼻前庭检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口咽部拭子检测、针对CRE(抗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属)的伤口拭子检测、导尿管和下呼吸道的测样、甚至直肠拭子检测来进行多重耐药菌的筛查。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也很重要,不必要的抗生素药使用要大幅度削减或停止。针对XDR的感控既要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也要切断其传播途径。

手卫生、环境物体表面严格清洁消毒措施、主动筛查、个人隔离、物品专用是基础的院感措施。如果这些措施还不到位,还可用洗必泰进行每天皮肤的擦拭以减少皮肤细菌携带的机会

(责任编辑:l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