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菌属 (Listeria)

一、 分类与命名

李斯特菌隶属芽孢杆菌科,DNA G+C含量为36~42mol%,代表菌种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目前属内有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L.monocytogenes)、无害李斯特菌 (L.innocua)、伊氏李斯特菌 (L.ivanovii)、斯氏李斯特菌 (L.seeligery)、威氏李斯特菌 (L.welshimeri)和L.marthi等7个菌种,伊氏李斯特菌又含有2个亚种。本属细菌仅产单核李斯特菌和伊氏李斯特菌对人及动物致病。

二、 生物学特性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革兰阳性短小杆菌,常呈V字形排列,较少呈长链状,但42.8℃培养下可形成长链;有鞭毛,在25℃运动活泼,35℃动力缓慢;无芽胞;一般不形成荚膜,在血清葡萄糖蛋白胨水中可形成多糖荚膜。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上即可生长。在血平板上形成圆形、光滑的灰白色菌落,有狭窄β溶血环(图17-8)。在肉汤培养基中混浊生长,表面形成菌膜;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沿穿刺线向四周蔓延生长,形成倒伞状(图17-9)。能在4℃条件下生长,可进行冷增菌。

本菌耐盐 (200g/L NaCl溶液中长期存活)、耐碱 (25g/L NaOH溶液存活20分钟),对酸、热及常用消毒剂敏感,60~70℃加热5~20分钟或70%的乙醇5分钟都可杀灭本菌。

 

三、 鉴别与鉴定

1. 属间鉴别

依据革兰染色形态学特征、动力及触酶反应的不同,可将李斯特菌属与链球菌属、肠球菌属鉴别;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与丹毒丝菌属及棒状杆菌属主要鉴定特性见表17-3。

李斯特菌属鉴定特性是革兰染色阳性杆菌,细菌在湿片中呈翻筋斗运动;触酶阳性;七叶苷阳性;加上发酵葡萄糖产酸;甲基红、V-P试验阳性证实。

2. 属内鉴别

李斯特菌属菌种间鉴别的关键特征见表17-4。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菌落很小,溶血环狭窄,没有延伸超过菌落的边缘,位于菌落的正下方。CAMP实验可用于产生溶血环的李斯特菌属菌种间的鉴别,CAMP实验的可信度有限,需谨慎解释。

此外,目前常用的商品化细菌鉴定系统均能可靠地将李斯特菌属细菌鉴定到种。

 

四、 抗菌药物敏感性

治疗李斯特菌病首选氨基青霉素(如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加庆大霉素。目前尚未发现对氨苄西林耐药的李斯特菌株。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能增强青霉素对单核李斯特菌的抗菌(杀菌)活性。对青霉素和莫西沙星过敏的患者推荐复方磺胺甲噁唑。产单核李斯特菌对头孢菌素、磷霉素及夫西地酸天然耐药。

 

五、 临床意义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为细胞内寄生菌,常伴随EB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及流产,易感者为新生儿、孕妇及免疫缺陷和免疫力低下者。

传染源为健康带菌者,健康人粪便中该菌携带率为0.6%~1.6%,主要以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胎盘、产道垂直感染,对胎儿和新生儿有一定致死性或者神经生理上造成永久性缺陷。

李斯特菌属菌种分布广泛,并能在4℃生长,故容易进入食品生产或加工过程导致污染,而引起食源性感染。从血液、CSF或其他无菌部位分离到产单核李斯特菌可诊断李斯特菌感染。

此时,需要将细菌鉴定到种,尤其是从免疫抑制的患者和>60岁或<1个月的患者血液、CSF或其他无菌部位标本直接镜检发现革兰阳性、规则、短杆菌时,应怀疑李斯特菌感染,需立即向医生报告。

(责任编辑:l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