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基因检测,结果解读更重要

在精准医学时代,先进检测技术的发展为罕见病的诊治提供了新希望。然而,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仅仅依赖基因检测等技术手段的进步并不能为罕见病的诊治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必须借助于更多领域、更多学科的配合,特别是临床遗传学专业人员对检测结果的科学解读,才能真正造福于罕见病患者。
 
    基因检测成为重要手段
 
    复旦大学出生缺陷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马端教授介绍,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统计,目前已知的罕见病约有7000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单基因遗传病。只有了解疾病的病因,才能够实现诊治的精与准。目前,基因测序能力大大提高,成本大大下降,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已经使得我们可以去解读测序中发现的问题。马端表示,基因检测有两个价值:一是研究价值,寻找遗传学的病因,确定检测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二是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开展遗传病基因的检测与分析,进行遗传咨询和科研服务等。
 
    “基因检测已经成为罕见病诊断与防治的重要手段。”华大基因执行总裁尹烨指出,“在基因上没有人是完美的,平均每个人都会携带30个遗传疾病的缺陷。”基因检测技术不但能够验证疾病的临床诊断,为患者提供准确的遗传咨询服务,还能用于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检测与产前诊断。
 
    尹烨举例说,通过基因检测有效防治遗传病在历史上不乏成功的范例。在犹太人群中曾流行一种名为TSD的罕见病,即失明综合征。该病属于遗传性出生缺陷,有该缺陷的患儿出生后很快会失明,并且伴随各个系统器官衰竭,出生约4个月就可能死亡。为了控制这一疾病,犹太人依托教会,通过所有主流媒体进行宣传,开展大规模的孕前筛查。结果到2000年,北美地区的犹太人群中TSD的发病率降低了90%;2003年,全美诊断出的10个TSD患儿中,没有1个是犹太人。
 
    罕见病发展中心主任黄如方认为,目前,罕见病患者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在精准医学的热潮下,基因检测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和应用。目前,我国的基因检测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检测的费用也已经降到1000元以内,大大提高了基因检测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诊断率,缩短了确诊时间,降低了确诊成本。
 
    科学解读决定精准诊治
 
    北京协和医院黄尚志教授指出,基因检测技术虽然在短短数年内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罕见病而言,仅仅依靠技术的进步还远远不够。因为检测出的基因缺陷未必就一定会致病,呈现出来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后天环境共同导致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尚待研究。也就是说,即使通过基因检测发现了致病基因,也并不表明100%已患上或将患上这种疾病。
 
    “基因检测的结果需要被科学解读,只有被正确解读的结果才有意义。”黄尚志认为,精准医学的精髓在于把握患者的个体化差异,这就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表型,结合基因检测结果来加以判断,基因检测只是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正确判断的重要工具。
 
    “患者是否需要做基因检测或者产前检测,需要个体化处理。”中日医院运动障碍与神经遗传病研究中心负责人顾卫红研究员也这样表示。他说,虽然基因检测技术飞速发展,但是对于基因结构的认识相对不足,使得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尚存不少问题。比如,二代测序对罕见病的诊断非常重要,但缺乏质控,尤其是解读环节较为薄弱。细致可靠的临床表型的采集至关重要,应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结合表型分析进行基因检测结果的解读。临床表型的数据与基因数据是否能被整合在一起,能否被准确地分析和解读非常重要,这也是目前所欠缺的,临床表型如何与疾病分类、遗传模式衔接仍需进一步分析。
 
    马端也强调,基因检测不等同于简单的基因测序,最为关键的是把测序出来的结果解读好,为疾病防治服务。这需要做好三件事情:一是疾病的评估;二是疾病的基因诊断;三是通过基因检测指导临床用药。
 
    “我国的测序技术已经领先,但测的越多,乱的越多。”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教授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合适的人员对结果进行解读,提高基因检测结果解读的精确性迫在眉睫。
 
    段涛解释说,由于我国临床遗传学专业人员和遗传学咨询师的缺失,使得临床医生拿到基因检测结果往往不会解读。在欧美国家,有受过专门培训的临床遗传学家与遗传咨询师来对患者进行遗传咨询,但是在我国根本没有这两种专业体系。专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缺失,导致我国搞遗传学研究的人不懂临床,搞临床的人不懂遗传学,也不懂临床遗传学。没有正确的解读,就不可能将基因检测技术真正造福于人类。
 
    段涛呼吁,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是重要的环节,我国亟需建立“临床遗传学”学科,在高校中开展临床遗传学教育,培养专业人才,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正确的临床意见。马端则建议,除了参加临床遗传学的再教育外,临床医生也应加强相关知识的自学。
 
    加强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目前,国内基因检测领域的公司之间交流甚少,彼此数据库之间没有形成共通。这使得许多需要进行大数据比对的基因检测结果只能在有限的数据空间内进行。尹烨建议,未来,在国家层面应建立数据互通的基因检测、疾病表型、患者信息共享大数据库,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诊断速度和诊治的准确性。
 
    顾卫红谈道,科技的发展和现有的诊疗模式存在矛盾。基因检测技术如今远远跑在前面,而临床表型的收集和分析则明显滞后。很多医生并不了解基因检测技术和业务的流程,缺乏相关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检测质量也参差不齐。医生、患者、检测公司之间的连接松散,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模糊的临床表型与二代测序大量的基因数据建立连接容易出现问题。她强调,当前我国的医疗资源分散,基因数据应实现积累和共享,应尽可能地整合和开放健康人数据和不同种族、不同类型疾病的患者数据,并让更多人参与数据的解读。
 
    受访专家均表示,希望测序公司都能尽可能地整合和开放数据,能将数据提交给医生,利用“互联网”将数据共享,供各国的科学家进行特定的研究。不过,这也会涉及到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所以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同时,对基因测序检测结果的判断,还需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需要整合多方面信息,包括临床信息、检测技术的选择、测序数据的最终解读等等。只有各学科协作,才能给罕见病患者以满意的答复。
 
    段涛强调,基因检测至关重要,但解决罕见病的临床问题更需要一个整体解决方案,不仅包括由妇产科医生、儿科医生、临床遗传医生组成的临床团队和以测序平台为基础的罕见病诊断平台,还要与其他罕见病临床机构、实验室、研究机构、医药公司、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加强合作。
 
    顾卫红也呼吁,术业有专攻,合作非常重要,要通过临床、科研、产业、公益、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罕见病的有效诊治。

(责任编辑:sgx)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