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进入免疫治疗元年后,这种效果更加明显,人们对免疫治疗的认识也开始逐渐加深。但由于免疫治疗的概念比较新,其机制不同于以往的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模式,且免疫治疗的进展更新很快,所以很多人对免疫治疗还存在一些不足甚至一些“误解”。
一、激素的使用会影响免疫治疗的疗效
进一步研究将分析使用激素的原因,发现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脑转移患者使用激素减轻脑水肿,骨转移患者使用激素缓解疼痛,恶病质患者使用激素改善食欲等。,使用激素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免疫治疗的疗效。用于造影剂过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化疗前预处理等。治疗过程中,即使激素用量在10mg以上,也不会影响免疫治疗的疗效。
在排除一些特殊情况之后,激素其实不会影响免疫治疗疗效。
二、免疫治疗对肝转移的患者无效
随着免疫治疗联合模式的兴起,肝转移不再被视为免疫治疗中的“硬骨头”。肝转移患者采用合理的联合治疗策略,如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甚至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同时也表明,对于肝转移患者,优先考虑联合治疗可能更为合适。
三、免疫治疗不能与靶向治疗同时使用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即使在前线治疗的探索中,一方面,当分子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相结合时,不仅疗效有限,还会带来严重的肝毒性和间质性肺炎等副作用。另一方面,在EGFR突变等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中,PD-L1的表达水平普遍较低,即使这些患者中存在PD-L1的高表达,也被认为是免疫治疗中原发性耐药的表现。这些数据实际上把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列在了前线免疫治疗的相对禁区,这是肺癌晚期较明显的现象。
四、一般评分状况差的患者无法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虽然观念普遍认为,身体素质评分差的患者,如卧床50%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不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之所以不受益,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患者的预期生存时间往往很短(一般不超过3个月),更重要的是,从本质上来说,这些患者大多是病入膏肓,症状严重,免疫能力其实已经耗尽。实际上,这些情况与免疫疗法起效慢、免疫疗法主要通过打破免疫耐受来释放机体免疫能力对抗肿瘤的理论基础相违背,这也是为什么体质评分差的患者不适合进行免疫疗法的原因。
然而,没有什么是特定的。例如,对于PD-L1高表达的患者(比例约为25%),这部分患者即使采用单一免疫治疗,疗效也可达50%,且起效时间会明显缩短。比如可能一个月后生效。同时,与化疗相比,免疫治疗的毒性普遍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