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血培养的适应症
发热(> 38°C) ;体温过低(< 36°C) ;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有“核左移”时);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形核白细胞<1×109/L);低血压;局部感染:肺炎、尿路感染、脑膜炎;突发精神萎靡的儿童或老年人;虚弱、精神状态错乱、体重突然下降的老年人;肾功能不全及精神状态改变;免疫功能低下、CRP和PCT升高的患者。 二 、血培养的采集时间 抗菌药物使用前;寒颤和发热初起时。 三 、血培养采集的套数 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推荐血培养每次采集套数为2~3套。 2套的定义:一次穿刺采血,算“一套”,采集第二套应从另一个穿刺点获得。 采集多套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采集多套有助于污染的判断: 如果从导管采血,应采取至少2套血培养,其中至少1套来自外周静脉,另外的1套则从导管中心无菌采获,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5min),各自做好标记。 如可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在1~2h内多部位采集3份血标本,如果24h阴性,再采取3份以上的血标本。 四、 血培养的采集方法 1. 血培养的采血部位及采血量: 凡位于体表的浅静脉均可作为采血部位,通常采用肘窝静脉、肘正中静脉、 前臂内侧静脉,当手臂静脉不明显时,可采用手背部、手腕部和外踝部静脉。幼儿可采用颈外静脉、大隐静脉。必要时可从股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等处采血。采血量以培养基的1/10为宜,一次每瓶采血8~10ml。对于婴幼儿抽血量不应超过患者总血量的1%,一般1~3ml为宜。 2. 皮肤的消毒方法: ① 75%酒精擦拭皮肤穿刺部位30s以上。②用一根碘酊或聚维酮碘(碘伏)棉签消毒皮肤,1~2%碘酊作用30s或聚维酮碘作用60s,从穿刺点向外以1.5~2cm直径画圈进行消毒。③ 75%酒精脱碘。对碘过敏的病人只能用75%酒精消毒,消毒60s,待穿刺部位酒精挥发干燥后穿刺采血。3. 血培养瓶的消毒方法: 弃去瓶顶塑料帽,用75%乙醇消毒瓶顶橡皮塞,待干60秒。 4. 需氧和厌氧血培养瓶的分布: 标本采集后,先注入紫色帽血瓶(厌氧瓶)中,后注入蓝色帽血瓶(需氧瓶)中。即寒战—升温之间采血20ml,分装两个瓶内,各分配10ml,当采血量不足20ml,应先注入需氧瓶,这样首先满足需氧瓶的采血量可以更好地分离出真菌、绿脓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将已注入血标本的血培养瓶轻柔的倒置数次以防止凝固。 五、 血培养标本的送检 血培养瓶应在2h之内送到实验室,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可能会降低阳性率或延缓某些细菌的生长。血培养瓶不应该在接种后冷藏或冷冻,因为这样可能会杀死一些微生物,而且还可能会破碎冷冻装有液体的瓶子,如果血培养瓶在送往实验室培养或自动化仪器检测之前不得已需放置一段时间,应置于35℃~37℃孵箱中,可存放24小时。 六、 血培养常见问题小问答 1、血培养采血建议从外周静脉采,不建议采动脉血,为什么? 对检出结果无明显差异,但动脉穿刺危险性较大。 2、常规血培养不宜从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装置取血,为什么? 污染菌或定植菌的可能性较大,除非怀疑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CRBSI)。 3、如果需要从导管处取血,初段血或导管内的补液是否需要弃去?为什么? 不能弃去,以便于判断污染菌、定植菌或病原菌。 4、如果用注射器采血,采好后注入血培养瓶之前是否需要更换针头?为什么? 无需更换,对提升阳性率无统计差异,增加了针刺伤的几率。 (责任编辑: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