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质谱对于现代蛋白质化学研究是一项重要的技术。也可用于蛋白组分析,在同一时间监控上千种蛋白的表达情况。首先蛋白质混合物可以用双向凝胶电泳分开,再用质谱及随后的蛋白质数据库检索对单个蛋白进行鉴定和分析。最近几年,质谱领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使得全自动、高通量的蛋白检测成为可能。质谱也可以用来分析蛋白的转录后调节以及研究蛋白质复合体。本文将介绍目前蛋白组研究中质谱方法的应用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讨论。 关键词: 质谱;二维电泳(2-DE);蛋白组分析MALDI-TOF 1 前 言 蛋白组学是研究生物特定组织或细胞内表达的所有蛋白质成分,蛋白质组的一门学科。蛋白组分析一般是用双向凝胶电泳(2-DE),质谱(MS)以及数据检索来完成。2-DE要回顾到20世纪70年代初[1],但是用质谱技术对蛋白质进行鉴定和分析是在近十年内才成为可能。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新的软离子技术即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MALDI)[2]和电喷雾电离(ESI)[3,4]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样本制备技术和质谱仪的发展等。从数据库中获得成指数上升的序列信息也促进了质谱技术的发展。 跟转录组学中的全自动DNA微阵列技术相比,蛋白组分析需要更多的手工操作,尤其在2-DE上会出现很多问题[5,6]。尽管存在很多困难,蛋白组学的重要性还是公认的。DNA微阵列技术是建立在对mRNA稳定水平的检测上,然而蛋白组学研究的对象是细胞中最活跃的因子——蛋白质。最近有研究证明,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水平并非具有相关性[7,8]。蛋白质有转录后修饰过程,并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而这些修饰过程是相应的DNA测序技术所不能预测的。质谱技术在蛋白质修饰分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 质谱对蛋白质的检测 质谱仪是由离子源,质量分析,离子检测器,以及数据检索等单元组成。首先,被分析的分子在离子源中被离子化,然后在质量分析器里根据不同的质荷比分开,再对分开的离子进行检测。随着MALDI和EIS的出现,质谱技术已经广泛用来分析蛋白质。质量分析器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将飞行时间检测器(TOF)与MALDI或三级四级串联质谱仪联用,或者将四级杆-TOF,离子阱等连接到ESI上。 蛋白组分析中,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检测电泳分离后的单个蛋白质。最简单的方法叫做肽指纹谱测定(PMF)[9~13]。这个方法是用特殊的酶对2-DE分离后的蛋白质点进行降解,产生的肽从凝胶中分离出来后再用质谱分析和检测肽的分子量。数据库检测能够产生所有蛋白质理论上的PMF,把它们和质谱分析所获得的肽片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结果。第二种方法是在质谱仪中把凝胶分离后的肽分解成片段,产生局部的氨基酸序列(序列标签)。那么就可以用分子量或者序列信息进行数据库检索[14,15]。PMF一般用MALDI-TOF来实现,序列标签可以用串联质谱技术MS-MS进行检测[16~18]。用质谱检测蛋白的灵敏性可以精确到飞摩的水平,甚至已有报道其精确度可以达到阿摩水平[19]。 3 用MALDI-TOF进行肽指纹谱分析 凝胶分离后的蛋白质鉴定以及肽指纹谱分析是目前质谱实验室常规使用的方法。在进行MALDI分析之前需要最优化的凝胶上消化[20~22]和脱盐过程。胰岛素是最常用的凝胶消化酶,因为它在赖氨酸和精氨酸位点能够特异性切割蛋白质,产生分子量在600~2500Da之间的小分子肽,并能够从凝胶上有效的分离出来。 MALDI-TOF是质谱技术中相对简单并很容易使用的一种方式,对样本中的盐和其他污染物有很高的耐受性,这点优于ESI。提取的肽片混合物中较小的片段可以直接沉积在靶板上做PMF分析,剩下的样本可以储存起来作为以后的ESI-MS分析。如果经凝胶分离后所有的肽全用来做MALDI分析,那么样本经脱盐以后将会取得更好的结果。脱盐的过程可以用商品化的试剂盒ZipTip(Millipore),或者在凝胶电泳仪的末端放置一个小的逆向塑料柱来实现[23,24]。 PMF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质谱测量分子量的准确度[25]。现代的MALDI-TOF仪都具有延迟取样反射器装置,用它们检测的肽段分子量可以精确到10~30ppm。这样的精确度使得4~5个肽段足以清楚的鉴定蛋白质的分子量。MALDI产生的大多数都是单电荷离子,所以它的图谱很容易解释。 4 肽质指纹谱分析的自动化 为了实现高通量蛋白检测,样本准备,质谱检测,资料分析和数据检索必须实现自动化操作。目前有些实验室用机器人对蛋白质进行自动化取点,凝胶上消化,样本脱盐以及对MALDI平板进行定点测定等。而且,现代化的MALDI-TOF仪完全能够让MALDI检测自动化。资料分析和数据检索过程同样可以自动化。在进行蛋白组分析时,如果在凝胶上不用单个分离就可以对所有蛋白质进行鉴定将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为此,研究人员做了很多努力,由Hochestrasser及其同事建立了一套称作分子探测术的方法(molecular scanner)[26,27]。它是将整个2-DE胶上蛋白质样本同时酶解,并将酶解片段一起原位转移至另一张膜上,再直接用MALDI- TOF 质谱对膜上样本进行整体扫描,为实现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自动化、规模化以及临床应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和方法。这种思路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不过按照目前的方法,要普及此种技术主要的难点是,质谱扫描一张图谱所需的时间过长,如用0.4mm的精度扫描一张4cm×4cm的膜需55个小时,这就意味着一张16cm×16cm的常用膜的扫描,至少需要36天不间断的工作和大约40G的磁盘空间存储如此庞大的原始数据。 5 用ESI-MS/MS的方法创建序列标签 只有当被消化的蛋白存在于已有的蛋白或基因组数据库中,并且能从MALDI分析器中得到四五个肽片的数据才能成功进行。如果在EST数据库中只有目的蛋白的部分序列,那么就需要知道肽片的序列信息。创建序列标签的优势在于,用肽的分子量和序列作为数据库检索对象比只用分子量作为检索对象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有了序列标签信息后,也可以用EST数据库进行检索[28]。通常来自于一个肽上的序列标签就足以鉴定蛋白质。同MALDI相比,纳升-ESI-MS/MS费时费力,而且在做ESI分析之前必须对样本进行脱盐处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ESI-MS与HPLC联用得到解决。做ESI分析对样本浓度很敏感,用现代化的纳升-HPLC方法可以提供很高的局部肽片凝聚物,分离后的样本可以直接用于质谱分析,而不需要再分解。当分析混合物的时候,在质谱之前做LC分离尤其重要,因为它使得数据依赖的实验(DDE)成为可能,在DDE中,所有的离子都进入检测器进行测量,如果从HPLC到质谱之间出现一个峰的话,软件将自动从质谱转换到MS/MS模式并对产生的离子进行扫描。跟纳升-ESI相比,用这个方法可以从一份标本产生更多的MS/MS数据。Yates等已经详细叙述了如何进行LC-MS/MS全自动蛋白检测的策略[29]。 6 质谱仪的最新进展 用质谱检测蛋白,首先考虑到用PMF与 MALDI-TOF联用,如果无法检测,下一步就用ESI-MS/MS创建序列标签。在PMF分析中,MALDI的平板中只需一小部分样本就足以检测,剩下的样本就可以用来创建序列标签。并且,在MALDI-TOF仪器上,用一种叫做“源后延迟”的方法可以对只有部分序列的肽段进行检测。然而,用这个方法产生的质谱图比较难说明,精确性也很差。最近,用MALDI联合四级杆-时间质谱分析器[30,31]以及原始的MALDI-TOF/TOF[32]方法产生了。因此同一份标本可以首先考虑用PMF检测蛋白[33],如果有必要的话,再用MS/MS创建序列标签。MALDI联合四级杆-TOF检测高通量蛋白是有希望的[31]。 7 蛋白质组研究中的转录后修饰分析 蛋白组分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对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转录后修饰,如磷酸化和糖基化进行研究。蛋白质的磷酸化是很有趣的,因为在信号转导途径中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最早检测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方法是进行2-DE之前用35S-Met对样本进行代谢性标记,再在2-DE上进行放射自显影[34-36]。在凝胶中,不同蛋白的磷酸化和糖基化位点通常在凝胶中显示一连串蛋白质点,但是还需要做更详细的分析来确定修饰类型。蛋白质磷酸化的改变既可以用32P标记细胞,也可以用特异性磷酸化抗体做western blotting进行研究。如果用32P标记的方法,仍然需要做2-DE。经过凝胶比较后,把感兴趣的点从胶上切下来,然后用质谱鉴定[36]。Soskic使用的是印迹法,两个2-DE同时进行,一个用于做特异的磷酸化抗体实验,另一个做常规染色。蛋白质磷酸化和糖基化更为详细的特性可以用质谱来检测,但是需要更多的起始材料而不仅仅是二维凝胶上的一个点。另外这些分析不能产生直接的序列信息,技术上也比用质谱检测蛋白要难的多。在蛋白上查找磷酸化位点有很多种方法。为了检测消化后的混和肽中哪一个是磷酸化的,可以用MALDI-MS在磷酸化前后对混合肽做PMF分析:经过磷酸酯酶处理后,磷酸化的肽将会失去一个磷酸基团,分子量将比处理前小80Da. 糖基化研究中,多聚糖从蛋白中释放出来,对多聚糖结构的检测就是从这些游离的多聚糖中得到的。一般把MALDI仪和外源性糖苷酶[37-40]联合使用进行检测。如果需要更为详细的信息,可以用ESI-MS联合使用前体离子扫描仪[41-44]。到目前为止,能够用电泳分离后的蛋白进行糖蛋白结构检测的报道很少。其中有一项研究是N端糖蛋白酶切以后用一维SDS-PAGE分离,然后用MALDI-MS以及外源性的糖苷酶进行结构分析[45]。 8 用质谱研究蛋白-蛋白之间的作用 经典的蛋白组学着重于研究蛋白质在何时何处表达。因为大部分的细胞功能都是由蛋白质复合体而不是由单个蛋白来执行的,所以鉴定蛋白质的成分和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过程可以用生物化学方法纯化蛋白质后用质谱来鉴定不同的成分,如人类剪接体的成分,酵母的核孔复合体[46]以及核蛋白体等都可以用此策略检测出来。 一般的蛋白复合体是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和分离,如免疫沉淀反应[47,48]。 DNA结合蛋白可以用同它们有特异性亲和力的核酸来分离,然后用质谱来鉴定[49]。Rigaut等人在串联层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通用的蛋白质复合体纯化方法[50]。在这个方法中,一种TAP标签和靶蛋白融合在一起,然后把蛋白转移到宿主细胞或者组织中,融合蛋白在宿主细胞和组织中能持续表达。TAP标签包括一种A蛋白和一种钙调蛋白,在标签之间有一个TEV蛋白酶切位点。用串联亲和层析法能将融合蛋白及与它相互作用的蛋白成分从细胞提取物中有效的分离,纯化出来。Rappsiber等人分别用亲和层析,交叉耦合以及质谱等方法[51]对酵母的核孔复合物Nup85p的亲和性进行研究。经过层析以后,用一维SDS-PAGE方法就可以分离蛋白复合体中的各个成分,因此二维电泳的不足之处就可以避免。同样也有可能直接用LC-MS方法分析大分子量蛋白质复合体[52]。 蛋白组分析的优越之处主要是用于蛋白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蛋白的转录后修饰的研究,同时也可以用于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质谱对于蛋白组分析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近年来仪器以及数据库软件的发展使得质谱成为能力更强大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O’Farrell PH. J Biol Chem,1975,250:4007–4021. [2] Karas M, Bachmann D, Bahr U, et al. Int J MassSpecrom Ion Process,1987,78:53–68. [3] Meng CK, Mann M, Fenn JB. et al. Atoms, Mol Clusters,1988,10:361–368. [4] Fenn JB, Mann M, Meng CK, et al.Science,1989,6(246):64–71. [5] Corthals GL, Wasinger VC, Hochstrasser DF, et al.Electrophoresis,2000,21:1104–1115. [6] Celis JE, Kruhoffer M, Gromova I, et al. FEBS Lett,2000,480:2–16. [7] Anderson L, Seilhamer J. Electrophoresis,1997,18:533–537. [8] Gygi SP, Rochon Y, Franza BR, et al. Mol Cell Biol,1999,19:1720–1730. [9] Henzel WJ, Stults JT, Wong SC, et al. ProcNatl Acad Sci USA,1993,90:5011–5015. [10] Mann M, Hojrup P, Roeppstorff P. Biol Mass Spectrom,1993,22:338–345. [11] Pappin DJ, Hojrup P, Bleasby AJ. Curr Biol,1993,3:327–332. [12] James P, Quadroni M, Carafoli E, et al. Biochem BiophysRes Commun,1993,195:58–64. [13] Yates JRD, Speicher S, Griffin PR, et al. AnalBiochem,1993,214:397–408. [14] Mann M, Wilm M. Anal Chem,1994,66:4390–4399. [15] Eng JK, McCormack AL, Yates JR. J Am Soc Mass Spectrom,1994,5:976–989. [16] Wilm M, Mann M. Int J Mass Spectrom Ion Process,1994,136:167–180. [17] Wilm M, Shevchenko A, Houthaeve T, et al. Nature 1996;379:466–469. [18] Wilm M, Mann M. Anal Chem,1996,68:1–8. [19] Morris HR, Paxton T, Panico M, et al. JProtein Chem,1997,16:469–479. [20] Rosenfeld J, Capedeville J, Guillemot JC, et al. AnalBiochem,1992,203:173–179. [21] Shevchenko A, Wilm M, Mann M. Anal Chem,1996,68:850–858. [22] Pandey A, Andersen JS, Mann M. Science’s STKE: www.stke.org/cgi/content/full/OC–sigtrans;2000/37/pl1. [23] Kussmann M, Nordhoff E, Rahbek-Nielsen H, et al. J Mass Spectrom,1997,32:593–601. [24] Gobom J, Nordhoff E, Mirgorodskaya E, et al. J Mass Spectrom,1999,34:105–116. [25] Clauser KR, Baker P, Burlingame AL. Anal Chem,1999,71:2871–2882. [26] Binz PA, Muller M, Walther D, et al. Anal Chem,1999,71:4981–4988. [27] Bienvenut WV, Sanchez JC, Karmime A, et al. Anal Chem,1999,71:4800–4807. [28] Neubauer G, King A, Rappsilber J, et al. Nat Genet,1998,20:46–50. [29] Yates III JR, Carmack E, Hays L, et al. MethodsMol Biol,1999,112:553–569. [30] Loboda AV, Krutchinsky AN, Bromirski M, et al. 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2000,14:1047–1057. [31] Shevchenko A, Loboda A, Schevchenko A, et al. Anal Chem,2000,72:2132–2141. [32] Medzihradszky KF, Campbell JM, Baldwin MA, et al. Anal Chem 2000,72:552–558. [33] Krutchinsky AN, Zhang W, Chait BT. J Am Soc Mass Spectrom,2000,11:493–504. [34] Nyman TA, Matikainen S, Sareneva T, et al. Eur J Biochem 2000;267:4011–4019. [35] Celis JE, editor. Cell Biology: A Laboratory Handbook, vol. 4,2nd. Academic Press, 1998,375–385. [36] Gerner C, Frohwein U, Gotzmann J, et al. J Biol Chem,2000,Sep 7 [epubahead of print]. [37] Colangelo J, Orlando R. Anal Chem,1999,71:1479–1482. [38] Geyer H, Schmitt S, Wuhrer M, et al. Anal Chem1999;71:476–482. [39] Harvey DJ. Mass Spectrom Rev,1999,18:349–450. [40] Nyman TA, Kalkkinen N, et al. Eur J Biochem,1998,253:485–493. [41] Sheeley DM, Reinhold VN. Anal Chem,1998,70:3053–3059. [42] Reinhold VN, Reinhold BB, Costello CE. Anal Chem,1995,67:1772–1784. [43] Kuster B, Hunter AP, Wheeler SF, et al. Electrophoresis,1998,19:1950–1959. [44] Rout MP, Aitchison JD, Suprapto A, et al. J Cell Biol,2000,148:635–651. [45] Yamaguchi K, Subramanian AR. J Biol Chem ,2000,275:28 466–28 482. [46] Yamaguchi K, von Knoblauch K, Subramanian AR. J BiolChem,2000,275:28 455–28 465. [47] Rotheneder H, Geymayer S, Haidweger E. J Mol Biol,1999,293:1005–1015. [48] Boehning D, Joseph SK. EMBO J,2000,19:5450–5459. [49] Nordhoff E, Krogsdam AM, Jorgensen HF, et al. Nat Biotechnol,1999,17:884–888. [50] Rigaut G, Shevchenko A, Rutz B, et al. Nat Biotechnol,1999,17:1030–1032. [51] Rappsilber J, Siniossoglou S, Hurt EC, et al. Anal Chem2000;72:267–275. [52] Link AJ, Eng J, Schieltz DM, et al. Nat Biotechnol,1999,17:676–682. T.A. Nyman /Biomolecular Engineering, 2001:18 .221–227.( 刘娜 译)
(责任编辑:labweb)
质谱技术在蛋白组研究中的应用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