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显微镜,看我「花样」变化

革兰氏染液,瑞氏染液和美兰染液是我们临床检验工作中最常用到的三种染色液。针对不同的染色对象,施以不同的染色方法,以达到检出致病的真凶,这是对一个检验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需要查找的G-双球菌的医嘱,标本往往是男性尿道分泌、女性宫颈分泌物居多,新生儿的眼部分泌物也有,但比较少见。以前在课堂里听老师讲淋球菌有哪些特点,可是那些都是书本的文字描述,没有真正看到临床的具体表现。老师给我们的看的标本又是经过纯培养的细菌株,形态比较典型。而现实临床中的标本则千差万别,需要一个好的染色方法帮我们来辨认。

观察G-双球菌的形态往往用革兰氏染色法,淋球菌经革兰氏染色是红色双球菌,呈卵圆形、肾形或豆形,两个凹面相对,大小一致,无鞭毛、无荚膜、不形成芽孢,在脓液中成对排列于脓细胞(多核白细胞)的胞浆内或其外围。

自己在工作中依然遵循当年老师的教导,拿到分泌物标本时,在不染色情况下先在镜下观整张片子的大致情况,比如有无白细胞或脓细胞,多或少,这样一来自己心里有底。然后进行革兰氏染色,通过显微镜寻找白细胞内外的G-双球菌,这也是分泌物查找G-双球菌的标准程序。但如果用革兰氏染液以外的其他染色液对分泌物进行染色,效果如何呢?今天就给大家展示一下分泌物经三种不同染色的效果:

1. 革兰氏染色

这下面两幅图是男性尿道分泌物经革兰氏染色后的图,我们可以看到,在脓细胞或白细胞内可以见到呈卵圆形、肾形或豆形阴性双球菌。

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其染色原理是: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图1. 经革兰氏染色的G-双球菌

2. 瑞氏染色

下面两张图都是瑞氏染色的尿道分泌物,是不是觉得它们的背景也是干净清晰,细胞内同样发现有呈卵圆形、肾形或豆形细菌,这些细菌到底是不是G-双球菌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是同一个病人的标本进行两种染色法,一种是革兰氏染色,另一种则是瑞氏染色。

瑞氏染色液是细胞染色的好帮手,是我们检验染色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染色液。瑞氏染色液由酸性染料伊红(E-)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组成,将适量伊红、美蓝溶解在甲醇中,即为瑞氏染料。甲醇的作用:一是溶解美蓝和伊红;二是固定细胞形态。

其染色原理是: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或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红色,称为嗜中性物质、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胞质、核仁含较多酸性物质,染成较浓厚的蓝色;中幼红细胞既含酸性物质,又含碱性物质,染成红蓝色或灰红色;完全成熟红细胞,酸性物质彻底消失后,染成粉红色。而对细菌呢,瑞氏染液则将它们全都染成蓝色,没有像细胞那样多姿多彩,给我们呈一片多彩的细胞世界。

 

图2. 经瑞氏染色的G-双球菌

3. 碱性美蓝染液

下面两张图这些星星点点的东西是不是很眼熟啊。又是在细胞内的,卵圆形、肾型或豆形,还成对,不会这样巧合吧。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整个图片的背景除了细胞外,就只有一种细菌,给人一个干净、清晰的感觉。我们很容易找到细胞内染成蓝色的呈卵圆形、肾形或豆形细菌。对,这就是G-双球菌。

图3. 经碱性美蓝染色的G-双球菌

4. 总  结

通过以上三种染色的对比可以看出,经革兰氏染液后的涂片的背景是粉红色,经瑞氏染色染色液后的涂片的背景是有红有蓝的,而经美兰染色液后的涂片的背景则是蓝色。背景的颜色变化了,但是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在细胞内找到呈卵圆形、肾形或豆形细菌。不但不影响,反倒是让我们又多了一种选择,那就是我们知道可以用瑞氏染色液在分泌物涂片中找G-双球菌。因为在我们临床实际检验中,瑞氏染液是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染色液,就连最基层的检验科都在用它。

在我们临床检验实际工作中,我们就是利用感染G-双球菌的分泌物背景干净,没有其它的杂菌的这一特点以及经染色后的细菌形态作出判断。其中革兰氏染色和美兰染色是我们操作指导明确规定的方法。而瑞氏则没有,但是个人认为,瑞氏染色液是由酸性伊红和碱性的美兰组成的复合物,而美兰染色又是操作指导中明确规定的操作的染色物质。基于瑞氏染色液的组成成分,所以个人认为,瑞氏也可以用于染分泌物找G-双球菌。

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我们平时多多用心观察,多看书和体会书本上的内容,多动手做几种不同的染色,我们就不难撑握其中的特点特性,这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检验水平,也能更好地服务临床。

(责任编辑:l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