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文件名称:管理文件 页码:1. PCR实验室设置及管理 …………………………………………………………52. PCR实验室人员配置及管理 ……………………………………………………73. 实验人员的培训程序 ……………………………………………………………84. 仪器设备的管理程序 ……………………………………………………………95.实验室内务管理及清洁制度 ……………………………………………………106. 检验报告单管理程序……………………………………………………………117. 试剂准备区的配置、功能、管理文件…………………………………………128. 标本制备区的配置、功能、管理文件…………………………………………139. 扩增及产物分析区的配置、功能、管理文件…………………………………14附件: 1: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规章制度2:试剂准备区工作制度3:标本制备区工作制度4:扩增分析区工作制度标准操作、程序文件10. SLAN荧光定量扩增仪使用、维护和校准程序………………………………1511.离心机使用与维护标准操作程序………………………………………………1912.超净工作台使用与维护标准操作程序…………………………………………2113.生物安全柜的使用与维护标准操作程序………………………………………2214.旋涡振荡器使用与维护标准操作程序…………………………………………2315.加样器使用与维护标准操作程序………………………………………………2416.加样器校准标准操作程序………………………………………………………2817.冰箱使用与维护标准操作程序…………………………………………… 29 18.紫外线消毒车的使用、维护标准操作程序……………………………………3019.恒温金属浴的使用、维护与校准标准操作程序………………………………3120.传递窗的使用及维护标准操作程序……………………………………………3221.仪器故障时的标记、放置标准操作程序………………………………………3322.临床标本的采集标准操作程序…………………………………………………3423.标本验收和保存的标准操作程序 …………………………………………… 3524.样品编号的标准操作程序………………………………………………………3725.实验台摆放规范…………………………………………………………………3826.核酸扩增及产物分析检测的操作程序…………………………………………………3927.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标准操作程序…………………………4028. 结核分支杆菌(TB)核酸扩增(PCR)荧光检测标准操作程序……………………4229.检测结果报告程序………………………………………………………………4430.实验结果的保存程序……………………………………………………………4631.实验结果有效性判断……………………………………………………………4832.室内质量控制程序………………………………………………………………4933.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标准操作程序……………………………………………5034.实验室生物防护程序……………………………………………………………5135.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程序…………………………………………………………5236.实验室清洁程序…………………………………………………………………53 37.试剂质检的标准操作程序………………………………………………………5438.实验室耗材消毒的管理程序……………………………………………………5539.实验室消耗品购买、验收和贮存程序…………………………………………5640.实验室化学试剂贮存程序………………………………………………………5741实验室常用溶液配制标准操作程序……………………………………………5842抱怨处理程序……………………………………………………………………5943.应急处理程序……………………………………………………………………6144.室污染紧急防范措施……………………………………………………………63
附图及附表附图: 1.基因扩增实验室平面图2.报告单模式附表: 1.实验室主要负责人简历表2.实验室工作人员一览表3.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4.拟开展的临床扩增项目表5.工作区冰箱温度记录表6.工作区温度、湿度记录表7.试剂清点及配置登记表8.标本超低温保存记录表9.PCR扩增仪运行状况登记表10.离心机运行状况登记表 11.实验室清洁消毒记录表12.试剂及消耗性材料验收记录13.实验室基础工作出室记录表14.室内质控结果记录表15.PCR扩增拒受标本记录表16.PCR扩增可接受标本记录表17.生物安全柜运行状况登记表18.超净工作台运行状况登记表 19: 实验结果记录表20:应急处理登记表21:抱怨记录和处理反馈意见登记
PCR实验室设置及管理1. 目的:根据卫生部卫医发[2002]10号文件关于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及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基本设置标准精神,确保PCR扩增质量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防止实验污染、减少检验医学差错与医疗事故的发生为目的,特制订本程序。2. 范围;实验室的设置、设备、工作流程及内务管理等。3. 职责:3.1临床PCR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共同遵守、相互监督。3.2 因科研需要,进入实验区域(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及产物分析区)的非本室人员需首先熟悉本程序的各项规定并严格执行。4. 程序:4.1 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是检验科下设的专业实验室,从事临床标本的基因扩增检测及相关实验工作。4.2 本实验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作为临床基因诊断的主要手段,实验室分为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及产物分析区共三个区,实验室布局见基因扩增实验室设置平面图。4.3 各工作区有专用的仪器设备、办公用品、工作服、实验耗材和清洁用具等,各区不可混用。4.4 各工作区配置、功能和内务管理见各区工作制度(附件)和SOP。4.5 工作人员一旦进入各个工作区域基因工作扩增时,应严格遵守从“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及产物分析区”的单一流向制度,不得逆入前一工作区。4.6 非本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许可并登记(PCR实验室外来人员进出登记薄)后方可入内;进修、实习或其他科人员需在本室进行相关实验,须在本实验室人员指导下进行。4.7 实验完毕做好清洁消毒工作。5. 引用的文件及图表5.1 基因扩增实验室设置平面图;见附图15.2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规章制度:见附件1;5.3各工作区工作制度:见附件2、附件3、附件4
PCR实验室人员配置及管理1.目的:为了出具高质量的检验报告,实验室必须具备足够数量的工作人员和严格的劳动管理制度,特制订本程序。2.范围:PCR实验室的人员配置及管理。3.职责:本程序由实验室负责人在科主任的监督、配合下负责实施。4.人员要求:4.1 鉴于PCR技术要求的特殊性、复杂性,本实验室工人员应为有经验的医学检验专业人员。4.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参加卫生部或省临检中心举办的PCR技术培训,并取得合格证。4.3 在岗未取得培训合格证书者,应先作专业培训,在条件许可时,尽快获得上岗培训合格证书。其临床检验过程和检验报告须在具有培训合格证书的技术人员监督下完成。4.4 实验室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学习并掌握PCR实验室管理文件。5. 人员配置:目前本实验室配置3人,由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全面管理、技术指导、解决与临床沟通及技术疑难问题。6. 引用的表格:实验室工作人员一览表(附表2)
实验人员的培训程序1.目的: 保证实验室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和科室适应长远发展的需要。2.适用范围: 核酸扩增荧光检测实验室实验人员及预备培训的人员。3.负责实施人: 施金俏 4.培训计划:4.1 实验室现有持上岗人员3人: 施金俏、王塞女、胡玲4.2 对于新进入本室的人员,如尚未取得PCR技术培训合格证,在实验室有培训合格证的上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工作,实验报告由有资格人员出具,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上岗培训合格证。4.3 实验室负责人每年必须参加上级管理部门组织的有关PCR内容的会议。5.开展步骤:5.1根据卫生部临检中心对实验人员的要求选择人员。5.2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实验室培训班并取得上岗证。5.3派人参加有关的继续教育培训班。6.培训内容:以《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申子瑜、李金明主编)为教材,以下相关内容:6.1荧光定量技术的基本原理6.2基因诊断相关项目的临床意义及应用6.3分子生物学相关的基础理论6.4生物防护的内容及意义6.5严格遵守SOP文件的规定,按标准操作规程操作
仪器设备的管理程序1.目的:保证PCR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得到妥善的管理,控制仪器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2.范围:PCR实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3.职责:3.1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保养等的具体事项由设备的管理负责人负责执行。3.2由PCR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执行和监督管理。4.工作内容:4.1建档管理: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4.1.1 仪器设备的一般情况:名称、制造商、型号或序号、接收日期、接收状态(全新、改装等)、启用日期、目前放置区域、接收人员签字等。4.1.2 仪器设备的相关文件:仪器设备的说明书、操作手册、保修卡等,有关文件(或复印件)的文件序号、名称、保存方式、管理负责人等。4.1.3 仪器设备的损坏、故障、修理须作如下记录:日期、设备名称、设备标记号、损坏或故障的表现、损坏或故障的原因、修理人员及单位、修理的结果、记录人员签名、质量负责人签名等。4.1.4 有问题的仪器设备加贴明显的红色停用标识,标识上应有停用日期及原因;可搬动的仪器移至设备处报修,不可移动的设备原地使用布罩封存待修,直至修复校验后重新标识。4.1.5 仪器设备的报废处理:因使用寿命,损坏,故障导致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检测需要时,该设备即行报废。由管理人填写报废申请,科质量负责人核实,设备处批准后由质量负责人在设备档案中签名注销。4.2 仪器设备实行严格的分区专用。4.3 使用的仪器设备应进行校准和检定。4.4为保持仪器设备工作状态的稳定,应对其进行定期的、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4.5为使扩增仪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在该电脑上不得使用外来软盘,在使用本室软盘进行资料备份时,需在报告系统电脑上预先杀毒方可使用。5.引用的表格: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附表3)实验室内务管理及清洁1 目的:保证实验室日常内务管理及清洁工作顺利进行。2 范围:实验室相关人员及医院清洁工人。3.1 内务管理制度 a)实验人员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b)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单一流向的规定,禁止逆向走动。c)实验人员必须熟悉仪器性能方允许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d)所有仪器(如PCR扩增仪)须有专人负责。e)注意保持仪器卫生整洁,严禁在室内抽烟,吃零食,非仪器操作人尽量少入。f)每天了解仪器运转情况及试剂使用情况,负责仪器的整洁,安全,检查电源,水龙头,节假日指定人员负责检查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确保安全。3.2 内务清洁制度a)实验室地面保持平整、干净,通道要利于通行,没有无用的物品阻碍。b)合理规划实验室内物品,做到摆放整齐、有序,无用的或使用效率低的物品放置到储存处,常用的物品要容易寻找到。C)抽屉、柜子、文件类物品要作好标记,以方便识别。d)实验结束后用1﹪的施康对台面进行清洁,并经紫外灯进行消毒。e)每天实验结束后,紫外灯消毒60分钟后,依次关闭各区紫外灯并记录照射时间f)每天下班前要关门、关窗、检查空调和仪器的电源是否关闭。g)搞卫生时,依次清洁三个区的实验台面和地面,各区清洁消毒工具均专用,不可混用,注意按照单一方向流程的原则来进行清洁。h)处理好各区废弃物,交医院集中处理。i)每周将工作服交院洗衣房消毒洗涤,不同实验区的工作服分天洗涤
检验报告单的管理程序1.目的:检测报告是检验过程的最终输出,为使报告的生成、发放、管理受控,特制订本程序。2. 范围: PCR检验结果报告的审核、发放、管理、查询和意见的反馈。3. 职责:将病人的条形码输入报告系统,产生结果报告单,经实验室主任或经相关培训后获得上岗资格的工作人员及高年制检验人员审核签名后交工友送门诊和各病区;4.工作流程:4.1要求:检测报告结果进入LIS和HIS,在服务器保存,并涵盖满足临床随时查询、查询结果按本实验室LIS操作。4.2 大厅服务台工作人员凭具同一唯一性标识的领取单(或病历本)发放检验报告,(本条遵从医院管理制度要求);4.3. 在检验报告发生遗失的特殊情况下,查明发生问题的环节后,决定是否重新补发报告。补发的报告应注明补发的原因,并在补发报告单上作补发记录。4.4 在现有条件下,目前暂不考虑使用电子文件的形式发放检测报告,患者若有类似要求,可在标本送检时,提交与病历一致的通信地址,检验报告以挂号形式发出。4.5 实验室在接受电话查询时,关于检验结果仅能回答“某日送检的某个项目的检测已经完成(或未完成)。结果请到服务台领取”,不得在无有效证据的情况下以任何方式提供诸如某人做过某项检查和/或检测结果的信息(包括提示性、暗示性语言)。本院或挂钩单位的医护人员工作查询除外。1. 引用文件:5.1 PCR检测结果报告单见样单。
试剂准备区的配置、功能、管理文件1.目的:规范试剂准备区的配置、功能、内务管理等。2.适用范围:PCR实验室。3.规范内容:3.1配置: 普通冰箱一台,净化工作台一台,台式离心机一台,混匀器一台,加样器一套,可移动紫外灯一台,空调一台,生物垃圾桶和生活垃圾桶各一个,办公用品若干。3.2功能: 储存溶液的准备,应用液、主混合液的准备,分装,成品试剂和化学试剂的贮存,75%乙醇,DEPC处理水等简单试剂的配制。3.3 内务管理:3.3.1 着装和标识:本区工作服以白色、专用设备以绿色为标识。3.3.2 实验人员进入该区须穿本区专用白色工作服。实验中须戴一次性手套、鞋套或本区专用拖鞋。3.3.3 记录温湿度计读数和冰箱的温度计读数。(本区每天在工作前利用本区的温控设备使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3.3.4 根据当天的标本取出当天实验须配制和使用的试剂,其余试剂要立即收好放回冰箱内。试剂的配制须在超净工作台内完成。 3.3.5 每次实验均应清点库存试剂,每周检查有无过期或将近到期的试剂,或作报废处理或优先使用,避免浪费,然后记录试剂的详细保存情况。3.3.6 实验中使用的离心管、吸头等均为一次性用品,使用时应在消毒有效期内。3.3.7 试剂准备工作完成后,将使用过的离心管、吸头置于盛有5%施康消毒液的废液缸中,还原实验台面。3.3.8 将准备好的试剂放入传递窗中。其他区的用品不得带入本区。每次实验记录,书写工整详细,应使用本室专用的、带本室标识的记录本、纸和笔。3.3.9 走出试剂准备室,在缓冲区脱下工作服,将手套及鞋套置于专用污物桶中。3.3.10工作完毕打开紫外灯消毒60分钟。
标本制备区的配置、功能、管理文件1.目的:规范样本处理区的配置、功能、内务管理等。2.适用范围:PCR实验室。3.规范内容:3.1配置:冰箱一台,生物安全柜一台,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一台,混匀器一台,加样器一套,可移动紫外灯一台,电热恒温水浴箱一台,恒温金属浴一台、空调一台,其它耗品、办公用品若干。3.2功能:本区负责各种临床标本、质控样品的核酸提取纯化,储藏,样本贮存,DNA分析,合成cDNA。3.3内务管理:3.3.1着装和标识:本区工作服、专用设备均以蓝色为标识。3.3.2 验人员进入该区须穿本区专用蓝色工作服。实验中须戴一次性手套(手套需常更换)、鞋套或本区专用拖鞋。3.3.3 从传递窗中取出试剂放入冰箱试剂存放专区暂存。3.3.4 记录温湿度计读数和冰箱的温度计读数。(本区每天在工作前利用本区的温控设备使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3.3.5 核对标本的编号、类型和标本数量。3.3.6 按试剂盒要求进行标本的裂解和提取处理,在生物安全柜上进行加样,加样后低速6000rpm离心数秒。3.3.7 使用本室专用的经过无菌处理的加样器和带滤芯的吸头。3.3.8 使用过的离心管、吸头须置于盛有5%施康消毒液的废液缸中。3.3.9 使用带有本室标识的记录本、纸和笔。其他区的用品不得带入本室。3.3.10 患者标本应按有生物传染性危险品对待。3.3.11 标本处理完成后,关闭所有仪器,记录运行状态。3.3.12走出标本处理区,在缓冲区脱下专用工作服,将手套、鞋套置于专用污物桶中。3.3.13实验完毕打开紫外灯消毒60分钟。
扩增及产物分析区的配置、功能、管理文件
1.目的:规范基因扩增、分析区的配置、功能、内务管理等。2.适用范围:PCR实验室。3.规范内容:3.1 配置: LightCycler型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仪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可移动紫外灯一台、空调一台、其它耗品、办公用品若干。3.2 功能:进行扩增反应并对产物进行分析。3.3 内务管理:3.3.1 着装和标识:本区工作服、专用设备均以红色为标识。3.3.2 实验人员进入该区须穿本区专用红色工作服。实验中须戴一次性手套(手套需常更换)、鞋套或本区专用拖鞋。3.3.3 从传递窗中取出已加样并离心好的反应管上机扩增。3.3.4 按荧光扩增仪的标准操作文件对各种标本进行检测。扩增结束后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3.3.5记录温湿度计读数。(本区每天在工作前利用本区的温控设备使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3.3.6作好扩增仪的维护、实验数据的记录、质控记录。3.3.7 关闭扩增仪,记录运行状态。3.3.8 实验结束后将已经扩增的反应管放入塑料套袋中密闭后带出,脱下手套、鞋套置于专用污物桶中,由卫生员(经培训)清除。3.3.9实验完毕打开紫外灯消毒60分钟。
LightCycler型核酸扩增荧光检测仪操作及分析程序1.目的:使LightCycler型核酸扩增荧光检测仪能够正确和正常使用,保证扩增及结果分析的标准化、规范化。2.适用范围: LightCycler型核酸扩增荧光检测仪。3.操作人:王塞女、胡玲4.操作程序:点击计算机桌面上Lightcycler图表
RUN
是否自检?是
Start Slftest是 Skip Selftest 自检是否通过 是 报错信息 Selttest passed 联系Roche 维修工程师 设计一个新实验项目? 否 是 New Experiment Open Experiment File (打开已有项目)保存项目名:例如HBV-XX。EXP
输入一个新程序名:如1、2、3
设定:温度(Targer emperature) 恒温时间 (Incubation Time) 温度变化率(Temperature Transition Rate) 荧光检测模式(Acquisition Mode)循环数(Cycles) 分析模式(Analysis Mode) 荧光显示模式(Display Mode) Add 否 结束设计项目(增加一个程序) 是Sace Experiment File(保存项目设计) – 加入样品
Edit Samples编辑样品
设定:样品数量(Maximum Position) 样品名(Sample name)样品类型(Type)标准品浓度(Concentration) Done
Run 是否保存数据 否 是输入文件名,如HBV20020401。ABT Done 否LC检查样品数是否与设定值一致 是 继续运行 是 否
开始运行 终止反应
5.分析程序Data Analysis 读取/打印结果 设定分析区域(绿浅间区域) Step3:Analysis 原则: 1在阴性对照线上 设定荧光显示模式 2与所有扩增曲线相交Fluorescence:如F1/F2 3相交点在曲线的平滑区 4位置尽可能低Quantification 是 是否手动分析 Fit Points Step2:Noise Band 否Second Derivative Maximum Step2:Analysis
离心机使用与维护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保证离心机的正常使用。2.适用范围: 各种品牌型号的离心机和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3.操作人:王塞女、胡玲4.操作:4.1 使用方法4.1.1 普通离心机 4.1.1.1 离心机应放置在水平坚固的地板或平台上,并力求使仪器处于水平位置以免离心时造成仪器振荡。4.1.1.2 打开电源开关,将预先平衡好的样品对称置于转头的样品架上,关闭机盖。4.1.1.3 旋动定时旋钮设定离心时间,缓慢旋转转速调节旋钮使仪器转速达到预定要求。4.1.1.4 离心完毕后,将转速调节旋钮调回零位,关闭电源开关。4.1.1.5 待离心机完全停止转动时打开机盖,取出离心样品后,再次关闭机盖结束离心。4.1.2 冷冻离心机4.1.2.1 离心机应放置在水平坚固的地板或平台上,并力求使仪器处于水平位置以免离心时造成仪器振荡。4.1.2.2 打开电源开关,按功能选择键,设定离心温度、速度和时间。4.1.2.3 待机腔温度达到设定要求时,将预先平衡好的样品对称置于转头的样品架上,关闭机盖。4.1.2.4 按启动键,离心机将执行上述参数进行运行,到预定时间自动关机。4.1.2.5 待离心机完全停止转动时打开机盖,取出离心样品。如不再使用该离心机,关闭电源,用柔软干净的布擦拭转头和机腔内壁,待离心机腔内温度与室温平衡后方可盖上机盖。4.2 校准:每年12月请本单位仪器维护部对该类仪器进行定期检修校准。1. SOP的变动程序:本SOP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该文件的工作人员提出,报上级负责人,如通过则公布实行附:注意事项a) 离心机应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外接电源系统的电压要匹配,并要求有良好的接地线。 b)开机前应检查机腔有无异物掉入,使用完毕后应将异物(包括平衡管)取出离心机。 c)样品应预先平衡,使用离心机微量离心时离心套管与样品应同时平衡。 d)挥发性或腐蚀性液体离心时,应使用带盖的离心管,并确保液体不外漏以免侵蚀机腔或造成事故。 e)每次操作完毕,应做好使用情况记录,应定期对机器各项性能进行检修。 f)离心过程中若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关闭电源,报请有关技术人员检修。g)定期清洁机腔。h)使用离心机时遵守左右手分开原则,只以右手操作仪器。i)使用冷冻离心机时,除注意以上各项外,还应注意擦拭机腔的动作要轻柔,以免损坏机腔内温度敏感器。 j)相对离心力与每分钟转速的换算:以往离心机的转速常以每分钟多少转表示,现在的资料中已常用相对离心力(RCF)表示。两者互换公式如下:N=RCF×105/1.18×R RCF=0.011238095×R×NN表示转速,单位为转/分(r/min);R表示离心半径,即离心管底端至轴心的距离,单位为厘米(cm);RCF表示相对离心力,单位用重力加速度g(g=9.8m/s);
超净工作台使用与维护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保证超净工作台内的高洁净、无污染。2.适用超净工作台范围:医用净化工作台。3.使用方法:3.1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匹配后,接通电源。3.2 消毒及工作期间严禁打开风机,始终保持工作台内“死屏” 即无空气对流效果。3.3 工作台使用后即刻以5%施康消毒液洗擦工作台面,再以75%酒精擦一次;紫外灯消毒30分钟后关机。3.4 经常用沙布沾上酒精将紫外线杀菌灯表面揩擦干净,保持表面清洁,以免影响紫外灯消毒效果。4.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报上级负责人,如通过则公布实行。
生物安全柜的使用与维护标准操作程序1 目的:保证生物安全柜内的高洁净、 无污染。2 适用范围:生物安全柜3 使用方法:3.1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匹配后,接通电源。3.2 生物安全柜工作前必须预先打开风机。3.3 生物安全柜工作时先关闭紫外灯,工作时不要将移门移过安全线的高度。 3.4 生物安全柜使用后即刻以5%施康消毒液洗擦工作台面,再以75%酒精擦一次;紫外灯消毒30分钟后关机。3.5工作台面禁放不必要的物品,以保持工作区的洁净气流不受干扰。3.6 禁止在工作台面上记录书写,工作时尽量避免作明显扰动气流的动作;禁止在预过滤进风口部位放置物品,以免挡住进风口造成进风量减少,降低净化能力。3.7 经常用沙布沾上酒精将紫外线杀菌灯表面揩擦干净,保持表面清洁,以免影响紫外灯消毒效果。4 本SOP变动程序:本SOP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该文件的工作人员提出,报室技术负责人批准,如通过则公布实行。
旋涡振荡器使用与维护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保证待处理样品的完全混匀。2.适用振荡器范围:各种类型的旋涡振荡器。 3.标准操作:3.1旋涡振荡器应置于坚固的水平台上。3.2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匹配后,接通电源。3.3 将样品管垂直或略为倾斜的放置于振荡盘上,开机振荡数秒或数分钟直至样品完全混匀后,关机。3.4 切忌将样品管平躺或倒转振荡,以免管内液体渗出。3.5 保持振荡器清洁、干燥。4.该SOP变动程序:本SOP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该文件的工作人员提出,报室技术负责人批准,如通过则公布实行。
加样器使用与维护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保证加样器加样的准确性。2.适用加样器范围:各种品牌、型号的固定、可调和多通道加样器。3.标准操作:3.1设定容量值 根据所需取液量选择相应的加样器;可调式加样器应在允许容量范围内调节。 连续可调式加样器容量计读数由三位拨号数字组成(显示所转移液体容量),从上(最大有效数字)到下(最小有效数字)读取;利用底部刻度可将容量刻度调节到更精确的分度。 本室使用Finnpipette(F型)加样器是连续可调的、计量和移液的专用仪器。加样器有各种不同的型号,F右下角数字为加样器最大容量值,代表加样器的型号已标明在按钮上。容量范围自0.5ul至1000ul(各型号容量范围见括号内)。 F10(0.5—10ul) F50(5—50ul) F200(20—200ul) F1000(200—1000ul) 以此类推。表1:F型加样器的应用范围F10 超微量计量及移液,应用于DNA定序及酶分析等。F50、F 200 和F1000 应用于一般水溶液、酸、碱的计量和移液。3.2 吸液和放液: 首先选择一支合适的吸嘴安放在加样器套筒上。稍加扭转地压紧吸头使之与套筒间无空气间隙。未装吸头的加样器绝不可用来吸取任何液体。最常用的吸液和放液方式有两种。3.2.1前进式: a) 吸液:把按钮压至第一停点; 垂直握持加样器,使吸嘴浸入液样中,浸入液体深度视型号而定: F10 F50 和F40 F200 和F1000 ≤1mm 2–3mm 2–4mm缓慢、平稳地松开按钮,吸液样,待移液器吸满液体后等一秒钟,然后将吸嘴提离液面,贴壁停留2-3秒,使管尖外侧的液滴滑落。 b)放液:将吸嘴贴到容器内壁并保持100—400倾斜。平稳地把按钮压到第一停点,放出液体,等1-2秒钟后把按钮压到第二停点以排出剩余液体。压住按钮,停留1-2秒钟,提起加样器,松开按钮。按吸嘴弹射器除去吸嘴。(只有改用不同液体时才需更换吸嘴。) c)加样本等液体量较多时使用。3.2.2倒退式: a)吸液:把按纽压到第二停点,垂直握持移液器,使吸嘴进入液样中,缓慢平稳的松开按纽吸液样。吸满液体后,将管嘴撤出液面,贴壁停留2-3秒,使管尖液滴滑落。 b)放液:将吸嘴贴到容器内壁,并保持100—400倾斜,轻轻按下按纽到第一点放出液体。遗留在管嘴尖的液体随吸嘴一起扔掉或按至第二停点放回原来液体管中。 c)此种方式适用于高粘度液体;易起泡沫的液体或极小量的液体。3.3 预洗当取液体积大于10 ul时,为了保证吸液的精密度和准确性,装上一个新吸嘴(或改变吸取的容量值)时应预洗吸嘴,即先吸入一次液样并将之排回原容器中,反复2-3次。这是因为第一次吸取的液体会在吸嘴内壁形成液膜,导致计量误差。而同一吸嘴在连续操作时液膜相对保持不变,故第二次吸液即可消除误差。而当液体体积小于10 ul,只有在没有预洗,同时要将吸取的液体在要转入的液体中反复吸打几次,排空液体,再将吸嘴提出并贴壁停留1-2秒,才能保证取液的精密度和准确度。3.4 致密及粘稠液体对于密度低于水的液体,可将容量计的读数调到低于所需值来进行补偿。例如:用F50加样器转移10 ul血清。先将读数调到10ul,吸取后以重量法测定。如实测体积为9.5ul,即偏差0.5ul,则将读数调到10.5ul并重复一次。如第二次仍不够准确,根据偏差再作调整。 排放致密或粘稠液体时,宜在第一停点多等一两秒钟再压到第二停点。3.5 加样器吸头 a)生产过程纯净,符合当今无染料的要求(避免污染)。b)经改进的外形(密封良好的环口、薄壁和嘴口尖细)使按装或卸脱更加容易、管壁有弹性、不会产生漩涡,从而精度更高。 c)嘴口决无毛刺。吸嘴表面光洁平滑,沾湿性小,避免液体留外壁引起的误差。 d)有液体容量刻度线。D200吸嘴在20和100ul处、D1000吸嘴在300ul处、D10吸嘴在2ul处标出。e)可在121℃及1巴压力下消毒20分钟。 f)应选用带滤芯的吸头, 以避免样品与样品、样品与加样器或样品与操作人员的污染。3.6注意事项加样器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在取液前所取液体应在室温(15—25℃)平衡;若吸液温度与室温有异时将吸头预洗多次再用。注意移液温度不得超过70℃。 b)吸头浸入液体深度要合适,吸液过程尽量保持不变。 c)在吸取液体时应缓慢匀速吸取,避免液体溅到加样器头上。 d)在调整取液量的旋钮时,不要用力过猛,并注意计数器显示的数值不要超过其可调范围。 e)连续可调式加样器在取样加样过程中应注意吸嘴不能触及其它物品,以免被污染;吸嘴盒(架子)、废液瓶、所取试剂及加样的样品管应摆放合理,以方便操作过程、避免污染为原则。f)改吸不同液体、样品或试剂前要换新吸嘴;发现吸嘴内有残液时要换新吸嘴。 g)新吸嘴使用前要预洗。 h)吸嘴内有液体时不可将加样器平放、倒转,以防液体进入加样器套筒内。i)使用了酸或有腐蚀蒸气的溶液后,最好拆下套筒,用蒸馏水清洗活塞及密封圈;切勿用油脂等润滑活塞及密封圈。拆洗后的加样器要经校准后方可使用。 j)连续可调式加样器在使用完毕后应置于加样器架上,远离潮湿及腐蚀性物质。 k) 应定期请专业人员进行校准、调试、不要自行拆开。 l)各区加样器有各自的标识、标本处理区用于加样本的加样器要与加试剂的分开,清洁和消毒时应分别处理。3.7故障排除a)发现漏气或计量不准,其可能原因和解决方法为:套筒螺帽松动? 用手拧紧螺帽。套筒刮花或破裂? 卸下弹射器,检查套筒。F10 、F40 或F50移液器套筒破损时,活塞也可能变形。安装套筒时应用手拧紧螺帽。活塞或密封受化学腐蚀? 更换活塞及密封圈。用蒸馏水洗涤套筒内壁。 b)发现套筒内有液体,可依下法清洁:卸下弹射器,拧下螺帽并用蒸馏水洗涤套筒、活塞、密封圈及O形环,待完全干燥后重新组装。 c)需要时,雷勃加样器的吸管部分及套筒、螺帽和弹射器在121℃及1巴压力下消毒20分钟。注意密封圈及O形环不能高温消毒。 d)发现吸液时有气泡:先将液体排回原容器、检查吸嘴浸入液体是否合适、再更慢地吸入液体;如仍有气泡应更换吸嘴。凡是更换了活塞或操纵杆的加样器需进行全面调校。4 .本SOP的变动程序:本SOP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该文件的工作人员提出报上级负责人,如通过则公布实行。
加样器校准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确保移液器加样的精确性和准确性。2.适用范围:各种品牌、型号的固定、可调和多通道移液器。3.校准程序:送省技术监督局校正
冰箱的使用维护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确保冰箱内温度恒定(冷藏室:0-10℃,冷冻室:-20℃±2℃)。2.适用冰箱范围:各种品牌、型号的冰箱、低温冰箱、冷柜。3.操作方法:3.1 冰箱应放置于水平地面并留有一定的散热空间。3.2 外接电源电压必须匹配,并要求有良好的接地线。3.3 冰箱内禁止存放与本实验室无关的物品。3.4 放入冰箱内的所有试剂、样品、质控品等必须密封保存。3.5 保持冰箱出水口通畅;非自动除霜冰箱应定期除霜;定期清洁冰箱,清洁时切断电源,用软布蘸水擦拭冰箱内外,必要时可用中性洗涤剂。3.6 每日由专人负责观察冰箱内温度并记录于表中,记录表贴于门上,每月一张,一年装订成册存档。3.7 若温度超出规定范围,调节温控使其回到正常范围,并进行记录。 3.8 若温控调节无效,报请设备科维修,修理后须验收合格并签字后方能正常使用。4. 本SOP的变动程序:本SOP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该文件的工作人员提出,报上级负责人,如通过则公布实行。
紫外线消毒车的使用、维护标准操作程序1 目的:保证可移动紫外灯的正常使用。2 适用范围:ZXC型。3 步骤: 3.1 使用前进行通电试验,检查是否有漏电现象,电源接地。用毕后将开关切断,拔掉插头。3.2 本仪器不能在易燃易爆的气体环境中使用,放置于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内。3.3 每周用干布擦干外壳和灯管,以保持洁净光亮。经常用酒精棉进行消毒、灭菌,特别是电源开关等触摸部位,以防交叉传染。3.4 紫外灯要定期由医院进行统一检测并应记录累计照射时间(紫外线照射登记薄),累计10000小时后报废,更换新的紫外灯。4. 本SOP的变动程序:本SOP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该文件的工作人员提出,报上级负责人,如通过则公布实行。
恒温金属浴的使用、维护与校准标准操作程序1 目的:保证金属浴工作温度恒定。2 适用金属浴范围:JS-400A恒温金属浴3 标准操作:3.1 金属浴应置于坚固的水平台上,电源接地。3.2 将仪器插入220伏电源,打开机箱背面的总电源开关。3.3 进入上电初始化,先按(控制输出)OFF进入,按(功能转换)这时显示器显示SV闪烁, (参数修改增减)修改你要的参数,按(功能转换)完成使用步骤开始工作。3.4 当实际温度与设置温度一致时,可将样品管插入金属槽进行温浴。3.5 在每次金属浴使用前,放入标准温度计同时监测实际温度。如实际温度与显示温度不符时,以机上的“调整”与“上”、“下”键即可进行校准。3.6 金属浴工作温度波动范围应控制在:设定温度 +/–1℃以内。3.7金属浴备有温度质量控制表,记录每天温度;如温度超出正常范 围,该温度应划上红圈,并把修正操作记录下来。3.8 金属浴应于每周五实验完毕后用棉签沾水清洗模块上锥孔,以保证试管与锥孔壁接触充分,导热良好。本仪器表面有污迹,可用软布浸水绞干后清洗。仪器进行表面清洗时,必须切断电源。仪器外壳忌用腐蚀性溶液擦拭。4. 本SOP的变动程序:本SOP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该文件的工作人员提出,报上级负责人,如通过则公布实行。
传递窗的使用及维护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保证待处理样品的可靠性传递,尽量避免各区间的空气污染2.适用范围:每个区的传递窗3.职责:所有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4.步骤:4.1标准操作:实验人员在所在实验区处理好样品后,欲将样品传递到下一区域时,打开传递窗门,放入欲传递的样品,关闭传递窗门。4.2 维护4.2.1 每次实验结束后用1﹪的施康溶液对传递窗内部进行清洁,然后打开传递窗内的紫外灯消毒30分钟,并记录紫外灯照射时间,累计10000小时后报废,更换新的紫外灯。5. 本SOP的变动程序:本SOP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该文件的工作人员提出,报上级负责人,如通过则公布实行。
仪器故障时的标记、放置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保证故障仪器明显地区别于正常仪器,而不被错误使用。2.适用范围:核酸扩增荧光检测实验室内的各种仪器。3.操作人:钟磊4.步骤:4.1找到出现故障的仪器。4.2用黄牌故障标志标示故障仪器。4.3小型仪器送仪器部门维修。4.4大型贵重仪器关闭电源开关,取下电源插头,用相应防尘罩遮蔽仪器。4.5维修完成后取下黄色故障标记,换上未校准标记牌。4.6调试实验通过,去掉未校准标记牌。4.7仪器重新正常使用贴“运转”标志。5.本SOP的变动程序:本SOP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该文件的工作人员提出,报上级负责人,如通过则公布实行。
临床标本的采集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确保样品检测准确、有效。2.该SOP适用范围: 血标本、分泌物、痰液的采集。3.操作:3.1 血清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受检者静脉血1.5毫升,注入PCR专用的一次性试管(不得与其他生化标本混用),于室温离心,吸取上清即为血标本。3.2 分泌物 男性:取尿道分泌物用细小棉拭子伸入尿道约2~4厘米,略捻拭子取出分泌物(应略带黏膜)。将分泌物或棉拭子置入无菌玻璃管,用无菌棉球将试管塞紧后,密闭送检。 女性:阴道—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洗去宫颈外分泌物,再用无菌棉拭子插入宫颈内,停5秒钟后旋动棉拭子采取宫颈分泌物,将棉拭子置入无菌玻璃管,用无菌棉球将试管塞紧后,密闭送检。 女性:尿道—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洗净尿道口,再用无菌棉拭子插入尿道约2厘米,略捻拭子取出分泌物(应略带黏膜)。将棉拭子置入无菌玻璃管,用无菌棉球将试管塞紧后,密闭送检。3.3 痰液 用灭菌5ml玻璃管取受检者肺深部咳出痰液1~3毫升,密闭,即为标本。标本可立即用于测试。4本SOP的变动程序:本SOP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该文件的工作人员提出,报上级负责人,如通过则公布实行。
标本验收和保存的标准1.目的:保证所收集的标本符合实验要求;保证标本的保存质量。2.适用范围:核酸扩增荧光检测实验室现行检测项目:HBV-DNA、HCV-RNA、TB-DNA、CT-DNA等。3.操作人:王塞女、胡玲4.验收、保存程序:4.1 验收步骤4.1.1签收:严格执行对各类样本的查对,对送检样本及时进行验收、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样本一律退回,并填写”金华人民医院检验样本退检反馈单”。 4.1.2 分类验证4.1.2.1 一般内容:进入实验室的样本在进行编号(或贴条码) 、离心前,工作人员应再次认真查对姓名、联号、住院号、病区床号、项目等。对不符合要求者应作记录,并及时通知采样科室,正确及时地补采样,以免延误病人的检测结果报告。对书写不清楚的申请单,当事者要及时与病房联系(可电话),明确受检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病区、床号和检验项目等。4.1.2.2 按检测项目验证标本a)HBV:所需标本类型为未溶血的血清或血浆,用无菌真空试管(由检验中心统一提供)采集,注意血浆标本所用的抗凝剂,一般用EDTA-K2或枸橼酸钠,不可使用肝素。标本为全血时及时分离出血浆保存。b)CT:用无菌真空试管(由检验中心统一提供),取病患部位的棉拭子。c)TB:最好是晨起第一口痰(不能为唾液)、胸腹水、脑脊液、脓液或穿刺液用无菌真空试管(由检验中心统一提供)采集。d) HCV:采血清:用无菌真空试管(由检验中心统一提供),采样后尽快(最迟2h内)送到实验室。血浆也可用,但不可用肝素抗凝。4.1.3 符合拒检的不合格病人标本的范围未正确使用抗凝剂的标本;严重溶血及静脉营养时严重脂血并影响检测结果的血标本;血量不足检验需要量的标本;经查对,标本的病人姓名、年龄、性别及检验号联等有不相符者;采集的标本将严重影响检验结果者(例如检测项目TB的标本是唾液而不是晨痰)等其它情况。4.1.4 拒检程序a)对拒检的不合格标本应登记在拒检样本登记本上。b)填写不合格标本反馈单,并随同申请单送返送检单位。c)必要时电话告之相关科室医生或护士。4.2 标本的保存4.2.1HBV、:全血标本2-6℃当天保存,血清标本保存于-20℃,保存7天。4.2.2 TB:液化的痰标本如果不立即用于核酸提取,保存于-20℃,保存7天。处理后的痰或胸腹水、脑脊液、脓液用于TB检测的标本置于2-6℃当天保存。4.3 特殊标本处理对暂不检测的项目和规定时间外收到的零散样本,要随时登记和交班,以免漏检,遗失和延误检验。对特殊样本或特殊病人的样本,实行“首接”负责制,所谓特殊样本是指难于采集的样本,以及特殊病人的样本一律实行“首接”负责制,无论那位工作人员,一旦收到样本后,均须负其责任,不得以任何借口推托,及时和正确保管和转送样本到有关实验室或有关人员,同时作交班记录和双签名。对于做长期病情动态考察的病人标本一律置于-20℃下保存1-3个月,使用时再按需取出检测。6. 本SOP的变动程序:本SOP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该文件的工作人员提出,报上级负责人,如通过则公布实行。
样品编号的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保证样品编号的唯一性,也是准确发放报告的基础。2.适用范围:使用核酸扩增荧光检测实验室所开展的四种检测项目: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沙眼衣原体、结核杆菌。3.操作人:王塞女、胡玲4.编号方法:4.1基本原则4.1.1按检测类型分类标记: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每种检测项目对应一种唯一的代号。如乙型肝炎病毒标记为HBV、结核杆菌标记为TB等。4.1.2按检验申请单的条型码顺序编号:按唯一编号原则编号,如: 2004年9月1日HBV-DNA检测第2号样本即:040901B02。2004年9月1日TB-DNA检测第2号样本即:040901T02。编号时要核对申请单条码是否与样本条码一致。4.1.3特殊标本的编号:如有特殊情况,应在标记前面增加特异字母区别开。4.2编号步骤4.2.1先统计所有当天送来的标本,根据编号的基本原则,按类型、按顺序给当天的标本编好号,每个样本的每个检测项目对应一个唯一的编号。4.2.2用标记笔在每张验单和对应的样品管上作好相同的标记。4.2.3在样本统计簿上作好记录,每个样本的记录都应包括以下信息:送检日期、科室、病人姓名、检测项目、样本编号、实验结果(看当天的检验报告管理电子文件)等。4.2.4处理好样品、点样后,按照上述顺序排布,将反应管放入扩增仪上相应位置,开始扩增。4.2.5扩增得到结果后,先在统计簿上填入结果,作好记录,再一一把实验结果填入相应检验报告单。4.2.6经复核后发放结果报告单。7. 本SOP的变动程序:本SOP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该文件的工作人员提出,报上级负责人,如通过则公布实行。
实验台摆放规范1.目的:使实验操作过程达到最优,保证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2.适用范围:核酸扩增荧光检测实验室中用来处理样品的实验台及置于其上的实验用具,包括移液器架、标本架、吸头盒、离心管架等物品。3.职责:本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由实验室负责人监督执行。4.摆放规范:核酸扩增荧光检测实验室中用来处理样品的实验台上各种物品的摆放必须遵照一定的规则(如下图)。实验物品须排放整齐,实验过程中不宜随意移动,要区分相对洁净区和相对污染区。4.1 做实验前实验台面的摆放应如图1所示
图 1
说明:移液器架上从左到右放200~1000 l、20~200 l、5~50 l、0.5~10 l的移液器;移液器架左边摆放离心管架和弃液缸,是相对污染区;枪架右边摆放常用实验试剂( 如生理盐水、NaOH等)和枪头盒,是相对洁净区。4.2 做实验时实验台面的摆放应如图2所示
图 2
说明:做实验时,枪头盒放置枪架旁;弃液缸移至右手易打掉枪头的位置 (注意与吸头盒和移液器架隔开一定的距离,实验后其摆放位置用75%酒精擦拭);标本在正前方处理。核酸扩增及产物分析检测的操作程序1.目的:PCR检测是整个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最主要的过程,为使该过程有序、在控,特制订本程序。2.范围:PCR检测—样本处理、核酸提取、纯化、扩增产物分析整个过程。3.职责:本程序由PCR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执行。4.工作流程:4.1 核酸提取、纯化、扩增、产物分析的具体操作见项目SOP文件及仪器使用SOP文件。注:目前,SOP文件的主要依据是生产厂家提供的检测试剂盒说明书。4.2 核酸提取、纯化在标本制备区完成。4.3 在二区处理好的模板放入4℃冰箱保存。4.4 扩增反应体系的配制、分装在试剂准备区完成后,由传递窗样本处理区,添加模板后,将处理后的标本放入通往三区的传递窗。4.5 扩增程序的编程:日常检测活动中,操作者必须遵循仪器使用SOP文件规定的路径。编程或修改路径参照仪器说明书。4.6 标本标识的传递:以标本唯一性标识中的“序号”作为检测过程中的“检验号”进行传递。4.6.1 试管或其它盖体分离的容器,检验号标识于管身上1/3处。4.6.2 对于0.5ml, 1.0ml Eppendoff管,检验号标识于管盖。4.6.3 扩增使用的薄壁管不能做任何标识,检验号由试管架上的标识传递到扩增仪转轮标识号上,并且一一对应。4.7 工作安排:每一项目每周至少完成一个批次的检测。4.8 在移取所需体积的血清及痰液后,立即盖紧原始标本管盖,将标本继续保存于与原来对应的条件下保存。4.8.1原始标本保存一周后丢弃,因此申明“如果病人对结果有疑义请在一周内提出,以便及时核查”。4.8.2如患者及医生对标本结果有异议,则需在一周内及时提出意见,以便重新检测复核结果。5.引用的文件: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检测标准操作程序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明确乙肝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操作规程,指导检验人员正确进行乙肝病毒核酸定量的检测。2.适用范围:2.1适用于进行乙肝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检验人员。2.2适合仪器:LightCycler型核酸扩增荧光检测仪2.3方法原理:采用PCR方法结合荧光探针的扩增技术2.4样品要求:血清3.职责:实验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4.试剂来源: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HBV DNA荧光PCR检测试剂盒。5.质控物:阴性、阳性对照及阳性参控品系列均来源于试剂盒6.标准操作:6.1 试剂准备(在试剂准备区操作)6.1.1将试剂盒及其它所需试剂置室温解冻(Taq酶为液态试剂,临用前取出,用后立即放回冰格),完全融解后混匀。6.1.2根据当次实验标本量,取出相应试剂总的需求量于一管中(其余随即放回原温度保存),如所需要的管数为n (n=标本数+1管阴性对照+1管阳性对照+1管临界阳性对照+4管阳性参控品)(定性检测无需做阳性参控品), 取PCR反应管,转移至样本制备区。6.2 样本制备及加样(在标本制备区操作)6.2.1 取血清标本40ul,或阴阳性对照标准品各10ul(强阳性标准品使用前加入稀释液90ul混匀),加等量DNA提取液打匀,(提取液内含不溶于水的物质,取样时需用加样器充分混匀后吸取。如出现因吸头嘴部太细不能吸取或取样后填满吸头的现象,可先用洁净无污染的剪刀将吸头嘴部剪去一截)。沸水浴10分钟,转至4℃静置8-12小时以保证病毒颗粒充分裂解。6.2.2 10000rpm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2ul直接加入到PCR反应管中,6000rpm离心数秒。6.2.3 将各反应管带入PCR仪。6.3 PCR扩增(在扩增区操作)按仪器使用说明或标准操作程序操作。扩增条件如下:93℃→2分钟预变性93℃ 30秒 → 55℃ 60秒(40个循
(责任编辑:labweb)
分享到26.9K
上一篇:
聚合酶链反应(PCR)在石蜡包埋组织中的应用
下一篇:丙肝病毒PCR检测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