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L- 岩藻糖苷酶(AFU)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肝癌有了更多的认识。越来越多的肝癌肿瘤标记物应用于临床,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血清α-L- 岩藻糖苷酶(AFU)是原发性肝癌的标志物之一,国内外研究发现原发性肝癌(PHC) 患者血清AFU 活性不仅显著升高,而且也显著高于转移性肝癌、肝硬化、胆管细胞癌、恶性间皮瘤、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先天性肝囊肿和其他良性肝占位性病变。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PHC患者检出率,特别是对AFP阴性和小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更大。本文主要介绍α-L- 岩藻糖苷酶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临床意义及发展。
 
一、AFU的生物学特性
 
    AFU 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多聚溶酶体糖苷酶,它参与多种自然界岩藻糖复合物的降解。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各种组织细胞和体液中,尤其以肝、肾组织中的含量最高。基本生理功能是催化含岩藻糖基的糖蛋白、糖肽、低聚糖和糖苷进行分解代谢。正常情况下,血清AFU含量始终稳定在一个低水平范围内。可当肝细胞癌变时,AFU合成增多,且肿瘤细胞膜通透性增大,释放入血的岩藻糖苷酶量增多,降解速度减慢,从而引起血清AFU浓度升高。
 
二、AFU的检测方法
 
1、荧光法 研究者利用AFU水解4-甲基伞型酮-α-L-岩藻吡喃糖苷释放4-甲基伞型酮,用碱性缓冲液终止反应,并使产物呈现荧光,用360nm或365nm激发波长和400nm或448nm发射波长检测荧光强度,对照不同浓度4-甲基伞型酮制备的标准曲线求酶的活性,此法敏感性高,适用范围广。但该法对仪器条件要求高,不适合用于自动化检测。
 
2、终点比色法 以对硝基苯酚α-L-岩藻糖苷为底物,在AFU催化下生成α-L-岩藻糖苷和对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在碱性溶液中呈黄色,用分光光度计在405nm 波长处检测。本法反应时间长,且操作较繁琐,干扰因素多,也不适用自动化检测。于秀艳等对其进行了改进,利用对硝基酚毫摩尔消光系数为18.5的特性,根据AFU在pH5.0的条件下催化对硝基苯-岩藻糖吡喃糖苷,生成对硝基酚和岩藻糖,在405nm波长下,对硝基酚有一吸收高峰,测其吸光度变化,不必做标准曲线,便可准确测出AFU含量。因本法采用因数两点法,可去除因溶血黄疸给试验带来的干扰。
 
3、速率法(连续监测法) 血清中AFU催化CNPF释放2-氯-4-硝基酚(CNP),在405nm或410nm波长监测CNP的生成速率,计算出AFU活性。本法测定对胆红素250mg/L、血红蛋白230mg/L、抗坏血酸6g/L无明显干扰。该法操作简便,测定时间短,灵敏度和抗干扰性都有提高,适用于各种半/全自动分析仪器。目前医学实验中心生化组使用的四川迈克AFU检测试剂采用的就是此方法。依据底物的不同,速率法又可分为PNP法、CPNP法、MGCNPF法3种。PNP法底物为对硝基苯α-L-岩藻吡喃糖苷,灵敏度一般,对溶血、黄疸仍表现出一定的基质效应,精密度也较差。CPNP法采用氯化对硝基苯α-L-岩藻吡哺糖苷作底物,灵敏度和精密度较PNP法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未完全解决溶血、黄疸及脂血的基质效应。MGCNPF为新型底物,灵敏度、精密度、抗干扰性及试剂稳定性都很高,是当前最为先进的检测方法。
 
三、AFU的临床意义
 
    AFU是在20世纪70年代用于诊断一种AFU 缺乏的遗传病,因先天缺乏AFU可以引起岩藻糖贮积病,对组织细胞、尿液和血清中AFU测定可协助该病的诊断,并借以与其他遗传性粘多糖贮积病鉴别。自1980年有研究者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升高,并被后来的研究证实之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对AFU 在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从此,对AFU的临床意义有了全新认识。
 
1、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PHC)近20多年来,有关AFP关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众多。有资料表明,血清AFP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在64%~84%之间,特异性在90%左右。血清AFU活性升高幅度和阳性率于AFU无相关性。AFU血清水平和阳性率与肿瘤大小无关,病灶小于3cm的患者血清AFU升高的阳性率为70.8%~80.0%,明显高于AFP的阳性率(37.5%~40.0%)。何谦等通过诱发大鼠肝癌的动物实验发现,AFP直到第18周肝癌演变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FU从第14周早期肝癌形成期就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肝癌的动态发展过程进一步升高,从而证实AFU对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学价值。
 
2、肝炎和肝硬化 大多数肝硬化和一部分乙肝患者的血清AFU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可能与肝细胞损伤、酶逆流入血有关。乙肝患者血清AFU活性和血清ALT活性的升高程度具有高度的正相关。经抗肝炎治疗后,血清ALT 活性下降,AFU活性也迅速下降,ALT活性持续不变或上升者,AFU活性也不下降。肝硬化患者血清AFU活性长期升高提示易发展为肝癌,或表示病情危险,或已有小病灶肝癌存在。所以血清AFU活性测定有助于乙肝病情发展的预测及肝硬化患者预后的观察。
 
3、结肠癌 Szajda 等检测了结肠癌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和尿液中AFU、β-N-乙酰-D-己胺酶( N-acetyl-beta-D-hexosaminidase,HEX) 、β-D-半乳糖苷酶( beta-D-galactosidase,GAL) 水平,发现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AFU、HEX、GAL 水平和尿液中HEX、GAL 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Ayude 等联合检测110 例结肠癌患者和46 例健康者CD26和血清中AFU水平,以评估其在结肠癌早期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血清CD26和AFU联合检测在结肠癌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100% 和64%,而在DukeⅠ期其灵敏度提高到75%。Ayude 等还分析了137例结肠癌术前AFU水平以判断其预后,结果表明结肠癌术前AFU 水平与原发病灶的Duke分期无相关性,但与病灶转移部位和复发情况相关,术前有远处转移的患者血清AFU水平显著高于淋巴转移和无转移的情况。因此,AFU水平可作为结肠癌预后判断的指标。
 
4、胃癌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 在人体发育早期即定植在胃部。大量研究显示,慢性Hp感染是引起胃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风险因素。Liu 等发现,感染了Hp 的胃壁细胞释放L-岩藻糖,而L-岩藻糖则被Hpi 吸收。通过高效亲和柱层析与串联质谱分析,证实了AFU 是水解含岩藻糖基复合物重要的酶。感染了Hp 的胃壁细胞分泌AFU,AFU 可以通过调整细胞膜表面糖类种类从而阻止细菌的定植,这可能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同时,AFU 还可以提高Lewisx 抗原表达水平。已有研究证明,Lewisx 抗原在细菌的定植和逃脱机体的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种抑制AFU活性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阻止Hp 定植于胃壁细胞,同时降低Lewisx 抗原表达水平。这些发现不仅说明了AFU 与Hp 的定植、增殖和致病有关,还为Hp感染相关的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5、糖尿病 权翠侠等对75例糖尿病患者和39例健康者进行了AFU活性测定,发现糖尿病患者AFU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其AFU酶活力与同时测定的空服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存在显著正相关,而糖控制好的糖尿病患者组AFU酶活力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与FBG和HbA1c不相关。说明糖尿病患者AFU升高与糖代谢控制的好坏有关,糖尿病患者血清AFU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糖代谢控制差的患者血清AFU与FBG、HbA1c有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说明糖尿病患者血清AFU可反映HbA1c和FBG所提示的糖代谢控制现状。
 
6、腹腔积液 段俊林和欧超伟等测定了128例各种病因引起的腹腔积液标本,并按照疾病性质将腹腔积液分成恶性腹腔积液组和良性腹腔积液组。结果显示,在恶性腹腔积液组中AFU活性均高于良性腹腔积液组,诊断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87.3%,而且诊断准确率达83.6%,表明AFU活性检测可作为良、恶性腹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一种较好标志物。
 
7、肺部疾病 杨沛等检测了临床诊断明确的肺部疾病患者97例,结果显示,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AFU显著低于健康人及其他肺部疾病患者外,其他肺部疾病患者血清AFU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增高的原因可能与感染、免疫紊乱、蛋白质及脂质代谢异常,以及肿瘤的抗原性密切相关。说明AFU与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四、AFU的发展
 
    AFU 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应用已不仅仅限于PHC、肝炎和肝硬化、结直肠癌、HP、胰腺癌、糖尿病、腹腔积液、肺部疾病等疾病的诊断,在疾病的治疗中也有重要价值。α-L-岩藻糖是一种在肿瘤发展过程中高表达的单糖。细胞表面糖基化行为影响肿瘤细胞的表型及其侵袭能力。Yuan等以乳腺癌MDAMB-231细胞作为细胞模型研究了其体外增殖及侵袭等行为,以探索岩藻糖在肿瘤发展中的影响。研究发现,经AFU 预处理的乳腺癌细胞表面岩藻糖减少,癌细胞侵袭能力减弱。由此可知,AFU 可通过降低肿瘤细胞表面岩藻糖的水平以修复肿瘤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信息交流,从而使机体的免疫细胞能有效地监视肿瘤的侵入。这一发现为肿瘤糖生物学治疗的可行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对于目前国内外关于AFU 的研究,国内研究偏向于临床,研究内容相对较浅显,很少涉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而国外研究内容比较广泛,涵盖了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尤其是发病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AFU 本不是一种特异性很高的诊断指标,但是在不同疾病中联合不同的指标或同时检测血清、尿液中的活性则可发挥比较好的作用,如AFU 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同型半胱氨酸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AFU 联合TCH 用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联合HEX、MAN 用于胰腺癌的诊断等。2002 年以来人们开始研究AFU 的分离提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为其在疾病的发病、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责任编辑:x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