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

项目介绍    
  
   β2微球蛋白(β2-MG):是由淋巴细胞、血小板、多形核白细胞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球蛋白,分子质量为11800,由99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它是细胞表面人类淋巴细胞抗原(HLA)的β链(轻链)部分(为一条单链多肽),分子内含一对二硫键,不含糖;与免疫球蛋白稳定区的结构相似。广泛存在于血浆、尿液、脑脊液、唾液以及初乳中。  
  
   正常人β2—微球蛋白的合成率及从细胞膜上的释放量相当恒定,β2—微球蛋白可以从肾小球自由滤过,99.9%在近端肾小管吸收,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分解破坏;故而正常情况下β2—微球蛋白的排出是很微量的;  
 
    样本要求

   血清0.3ml/尿5ml、冷藏(2~8°)
 
    参考值

   血清:1.32-2.34mg/L尿液:<300μg/L、免疫比浊法
 
    临床意义
  
   用于肾功能评价和肿瘤的辅助诊断。  
  
   血清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或滤过负荷是否增加的情况;而尿液中排出β2—微球蛋白增高,则提示肾小管损害或滤过负荷增加;在急慢性肾盂肾炎时,因肾脏受损,故尿β2—微球蛋白升高,而膀胱炎患者则β2—微球蛋白正常;肾移植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明显增高,提示机体发生排斥反应,因β2—微球蛋白合成加速,虽肾清除增多,而血β2—微球蛋白仍增高。一般在移植后2~3天血β2—微球蛋白上升至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肾移植后连续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可作为肾小球和肾小管病变的敏感指标。如肾移植虽有少尿,但血β2—微球蛋白下降者提示预后良好。排异时血β2—微球蛋白增高先于Cr,测定β2—微球蛋白,有助于诊断尚处于亚临床期肾发生的排斥反应。  
  
   尿β2微球蛋白测定也有助于鉴别上、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易影响肾小管对分子蛋白质的再吸收,尿β2微球蛋白升高,而下尿路感染尿β2微球蛋白不会升高。 β2—微球蛋白检测被认为是衡量糖尿病患者轻度肾功能减退和疗效观察的一项简便、精确而又敏感的方法。故而β2—微球蛋白的测定在临床上是有多种价值的。 1、测定主要用于监测近端肾小管的功能。在急性肾小管损伤或坏死、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衰等情况下,均可使得尿β2—MG显著升高。肾移植患者血、尿β2—MG明显增高,提示机体发生排异反应;肾移植后连续测定β2—MG可作为评价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敏感指标。糖尿病肾病早期有肾小管功能改变,尿β2—G也会升高。 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尿液β2—MG也有升高。  
 
    结果处理
  
    异常结果:  
  
    增高:  

    1)肾功能减退,见于各种急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肾肿瘤、肾移植排斥反应等。  

    2)恶性肿瘤:如原发性肝癌、肺癌、胃癌、大肠癌、多发性骨髓瘤、淋巴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系统性红斑狼疮)、斯约格伦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类肉瘤病、AIDS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4)器管移植排斥反应。  
 
    注意事项

   检查前: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抽血前禁食12小时,取新鲜血液送检。  

   检查时:  

   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检查后: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责任编辑:zqg)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