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颜六色」的脑脊液

脑脊液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状态的重要生化指标之一,在临床上我们通过脑脊液检查可辅助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等。

正常脑脊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当其呈现出不同颜色时,则提示可能存在一些异常状态,那么不同颜色的脑脊液分别提示什么疾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下。
血色

提示脑脊液混有红细胞,见于颅内或椎管内病理性出血以及腰穿时外伤导致的出血。据红细胞的多少和时间的不同,而呈现红、红褐、淡红、柠檬黄或淡黄。这是由于脑脊液中氧合血红蛋白(红色)和胆红质(黄色)比例的不同所致。

表 1. 脑脊液穿刺损伤与病理性出血的鉴别

鉴别要点
损伤性出血
病理性出血

三管试验
逐渐变淡
均匀一致

放置试验
可凝成血块
不凝

离心试验
上层液无色
上层液红色或黄色

潜血试验
阴性
阳性

细胞形态
正常、完整
皱缩有含红细胞的吞噬细胞

脑脊液压力
正常
常升高

表 2. 目测脑脊液红细胞数目的判断标准

外观变化
红细胞数量

无外观改变
<360/mm3 轻度混浊 500-1000/mm3 粉红色 1000-3000/mm3 明显红色 5000-10000/mm3 血性 >10000/mm3

 
黄色

脑脊液呈现黄色或淡黄色-棕黄色,也称为黄变症,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出血性黄变症:脑或脊髓出血(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后,进入脑脊液内的红细胞遭到破坏、溶解。使血红蛋白分解,胆红质增加,深的黄变症常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结果。

通常蛛网膜下腔出血 4-8 小时后即呈黄色,48 小时最深,至 3 周左右消失。出血性黄变的持续时间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严重程度、红细胞溶解的速度、溶血分解产物的多少、组织细胞反应活性、对脑脊液循环的影响、个体的特异性。

2. 梗阻性黄变症:见于椎管梗阻(如髓外肿瘤),同时脑脊液蛋白显著升高,当蛋白升高超过 1.5 g/l 时,脑脊液可呈黄变症。黄变程度与脑脊液蛋白含量成正比,且梗阻部位越低,黄变越明显。

表 3. 脑脊液黄变症的鉴别

 
黄变程度
腰穿动力学
脑脊液红细胞
蛋白

梗阻性黄变症
最显著

椎管有梗阻

(完全或部分)


最显著↑

出血性黄变症
中度
无梗阻
大量
轻、中度↑

其它颜色

棕色或黑色: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膜)黑色素肉瘤或黑色素瘤;

绿色混浊:见于绿脓杆菌性脑膜炎或急性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

米汤样混浊:见于脑膜炎双球菌性脑膜炎。

(责任编辑:l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