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正常情况下,只有在血糖浓度过高,超过肾糖阈值(8.96-10.08mmol/L)才会出现尿糖,血糖尿糖结果相对一致。如果尿糖阳性,血糖却不高,可能吗?是检测错误还是另有原因?
案例经过及分析:
69岁男患,以左下肢无力加重两天为主诉入我院神经内科。既往患糖尿病5年,平日规律口服芪药消渴胶囊(降糖药)及注射甘舒霖胰岛素。次日,行生化、血尿常规检查。生化、尿常规检查结果见图1和图2:
图1生化检验结果
图2 尿常规检验结果
第一次空腹血糖的结果3.45mmol/L,低于参考范围下限,将标本再次用另一台仪器进行检测复查。结果3.51mmol/L,与第一次结果基本无差异。而患者尿常规尿糖2+。大大的疑惑就此产生了。首先想到的就是,标本质量有问题?我们检测结果出了问题?查看标本从采集到上机检测,都在要求的时间内,因此不会因为采集时间过长导致标本糖酵解造成的血糖假性降低的结果。与临床沟通,血尿标本也是同一时间进行采集的。行当日标本检测前,仪器质控全部通过,而且通过两台仪器复查出现相近的结果,也排除了由于仪器系统或偶然误差造成的血糖降低的假性结果。那是不是尿糖检测出了问题呢?将尿标本同样地更换仪器复查,结果同之前一样,没有改变。将尿标本用生化仪器进行葡萄糖的定量检测,结果10.89mmol/L,可以验证尿糖阳性的结果。至此,排除了检验前、中过程造成结果异常的可能。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呢?与同事讨论之后,大家认为该患者尿蛋白1+,会不会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导致的这样的结果呢?而且参考病史,该患者糖尿病5年,是否已经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带着疑问给此尿标本加做了尿微量蛋白。结果见表1:
表1 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
结果显示。尿微量蛋白有4项超过参考范围上限,虽然β2微球蛋白结果是阴性,但由于其在酸性尿液中极不稳定,易分解,不排除结果假阴性。与β2微球蛋白相比,α1微量球蛋白不受恶性肿瘤影响,酸性尿中不会出现假阴性,故α1微量球蛋白评估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更可靠。该患者尿α1微量球蛋白升高,提示近端肾小管功能受损。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IgG反应肾小球功能,结果升高,提示肾小球功能受损,血胱抑素C也升高,血胱抑素C在肾脏早期发生损伤时,即可表现出血胱抑素C升高,随着肾功能的恶化而不断升高 ,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理想指标,进一步证明了该患者有肾功异常的结论。由此,血糖低尿糖高的结果就可以解释了,正常情况下由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经肾小管几乎全部重新收,只有少量分泌。但由于该患者肾小管重新收障碍,导致葡萄糖随尿排除体外。造成尿糖阳性的结果。而血糖降低可能是降糖药和肾小管无法将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共同导致的。
讨论:
那么,到底都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血糖正常而尿糖阳性的结果呢?根本病因是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也称肾性糖尿。具体情况分为以下几种:1.原发性肾性糖尿,与先天遗传有关①良性家族性肾性糖尿,多为显性遗传,从一出生就显示出尿糖阳性,但其他尿蛋白、肾功等检查均正常,患者本身也无症状,一般无需治疗。但也有少数患者日后发展为糖尿病,故需随访观察。②范可尼(Fanconi)综合症:该种疾病患者对葡糖糖、氨基酸、磷酸盐、重碳酸盐均有重新收障碍,会出现肾小管酸中毒、骨痛、病理性骨折、佝偻病、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预后不良。2.继发性肾性糖尿:继发与其他疾病或肾毒性损害。3.肾病性肾性糖尿: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4.生理性肾性糖尿:中晚期妊娠期妇女肾糖阈降低,可能是因为细胞外液容量增加,肾滤过率增高,而肾小管重新收葡萄糖的功能受到抑制,出现糖尿,分娩后恢复正常。
另外,通过此病例,与临床沟通了解到,有一种口服降糖药叫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近端肾小管钠-葡萄糖重吸收,促进尿糖排泄,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使用了此种类型的降糖药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血糖正常或降低而尿糖阳性的结果。
在临床工作中,遇到此类标本,在确定检验中没有问题后,核实标本采集过程,排除尿标本污染,或血尿标本不是同一时间采集的情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择日重新采集血尿标本复查,如果结果还是没有改变,则可确定此结果的可靠性,再分析原因。
(责任编辑:z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