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血清CK-MB异常升高引起的思考

1,036

作者 | 叶飞单位 | 安徽省岳西县中医院前   言在日常生化检测工作中,经常遇见异常升高的结果,这就需要结合临床来进行判断。偶尔也有检测出的异常结果在临床上无法解释,这就要求我们对此情况进行分析,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备性,让检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案例经过近日,日常检测的门诊患者中有一患者的检测结果中出现CK-MB的异常升高,并触及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复查结果仍然一致后上报接诊医生。从医生那了解到,该患者的CK-MB异常升高已有一年多时间,当时患者因胃部息肉住院治疗,此后曾在合肥体检中心检查,我院复查均是如此。由于该患者没有明显身体异常,医生对此情况提出疑惑,于是查找资料寻找原因。患者发现CK-MB异常时住院记录患者最近复查CK-MB报告单案例分析CK-MB一直是心肌酶五项中诊断心肌损伤最有价值的项目,早在2001年,我国“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就把CK-MB作为诊断的“金标准”。随着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发现CK-MB虽然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也就是说CK-MB的升高并不是心肌所特有。该患者虽然CK-MB异常升高,但并没有明显的心脏异常表现,且持续升高时间很长,基本可以排除是心脏疾病导致的CK-MB异常升高。肌酸激酶CK由M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组合成CK-BB,CK-MM,CK-MB三种同工酶。免疫抑制法是检测CK-MB最为常用的方法,且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1]。该方法的实施前提在于忽略其中的B亚单位的影响,而实际中特别是CK-BB主要存在的脑、前列腺、胃肠、肺等组织细胞出现损伤、缺血、坏死等情况时,必然有大量的CK-BB进入血液,导致CK-MB的检测结果异常升高。临床上发现在肿瘤、感染、脑血管意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引起CK-MB异常升高,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尤其明显[2]。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原理目前临床研究证实,巨CK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巨分子酶,其可分为CK1和CK2两种类型。其中,CK1是CK-BB与IgG或IgA的复合物,最为常见且对血清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较大;CK2是一种低聚的线粒体CK,不会出现在健康人的血中,多与恶性肿瘤关系密切[3]。巨CK在免疫抑制法中不能被抑制,从而也会导致CK-MB的检测结果异常升高。总   结由于我们没有更好检测CK-MB的方法,目前仍然无法肯定该患者CK-MB异常升高的真正原因。只能推断为:患者可能是因为胃部息肉原因分泌大量CK-BB进入血液干扰了检测结果,再加上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的方法局限性,以致长期检测到CK-MB的异常升高而无法确定真正升高的原因。在部分患者出现CK-MB的异常增高,而不伴随其他心肌酶的异常增高时,是否应该考虑到恶性肿瘤的存在可能。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虽然这次并没有发现CK-MB异常升高的真正原因,但是在寻找真正原因的过程中,我对CK-MB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也对我在今后遇到此类问题、分析此类问题时有了更多的经验。参考文献:[1]李瑞,许召杰,赵鼎,宋银森.免疫抑制法检测患者血清CK-MB假性升高原因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01):61-63.[2]郭银燕,张伟.检测CK及CK-MB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2,19(02):113.[3]孙福明,周浩淼,刘增涛.肌酸激酶同工酶假性增高的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No.256(04):137+141.END
(责任编辑:labwebx)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