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
从紧急驰援到伤员救治“四集中”,从灾后防疫“全覆盖”到心理抚慰,从医院灾情评估到医疗秩序的恢复……抢救生命的黄金72小时内,四川卫生健康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生命之歌。
震后30分钟
首批紧急医学救援队赶赴灾区。
震后1小时
宜宾市卫生应急救援队达灾区。18日凌晨2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救援队陆续到达。
震后10小时
省级卫生防疫队伍赶赴灾区。
震后48小时
所有危重伤员转运至宜宾市一医院和二医院,省人民医院和华西医院集中救治。
震后72小时
卫生防疫实现全覆盖。
“把抢救伤员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组织抗震救灾,把搜救人员、抢救伤员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启动二级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立即协调组织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工作。
生命至上。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赛跑。在抢救生命的战场上,多兵种快速集结。
18日上午,国家医疗卫生应急专家组共9人赶赴灾区。
18日凌晨,四川省紧急医学救援先遣分队赶赴灾区。
震后1小时,宜宾市级医务人员、救护车到达灾区。
长宁县中医院、珙县人民医院第一时间抢救受伤病人。
减少伤亡。“四集中”原则、分级指导、“一对一”治疗…..救治工作有序有效。
按照“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震后48小时内所有危重伤员全部转运至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集中救治。
6月18日下午,1名危重濒危伤员成功通过直升机空中转运至省人民医院。6月19日下午,2名危、重儿童伤员通过陆路转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救治。建立伤员救治分级指导机制,国家级、省级专家分别负责市、县医疗机构收治伤员的救治指导工作。
所有伤员都实现了集中分级救治,所有危、重伤员均一对一制定了治疗方案。截至6月21日17时,宜宾长宁地震已累计院内治疗177人、出院34人、开展手术73台。目前在院治疗143人,其中危重7人、重伤13人、中轻度伤123人。已累计向震区派驻医疗卫生救援队伍58支365人,其中,国家级队伍3支28人,省级队伍8支82人,市级队伍47支255人。
每一场灾难,就是一场检视。“5.12”汶川地震、“4.20”芦山地震、“8.8”九寨沟地震…..每一次地震,检视着四川卫生健康人的初心和使命。
穿越灾难,四川卫生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健全。时刻备战,四川卫生应急救援开启5G时代。18日下午13:25分,全国首辆5G急救车抵达灾区长宁县中医院,顺利实施了5G技术支持下的实时视频会诊。
远程诊疗直通灾区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灾区开通24小时免费远程会诊服务。
航空救援打通生命通道。56岁的老刘由于伤势太重从长宁县中医医院被转至四川省人民医院进一步接受救治。
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绝不让群众受到传染病的侵袭震后10小时,省级卫生防疫队伍赶赴灾区。
疾病防控工作人员坚守环境卫生,采取“科学消杀、全面覆盖”的原则,全力以赴开展地震灾后防疫消杀与病媒生物防控工作。
防疫专家对震中环境卫生和饮用水安全进行摸底调查。震后3天,国家、省级卫生防疫专家对基层消杀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
市级层面全面统筹,确保消杀设备设施药品的保障。
截至6月21日17时,累计消杀面积约24.16万平方米。灾区目前无地震相关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无数防疫卫士用坚强的臂膀撑起生命的绿荫。
在国家派出专家组指导下,组建了13个心理干预专家组,分片包干负责长宁县和珙县的受灾群众心理干预,为伤员及家属、灾区救援人员、志愿者、受灾群众等重点群体开展心理救援服务工作。
截至6月21日17时,灾后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培训8300余人次,发放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单5.3万余份;累计开展心理疏导332人次。
地震后的天气,阴晴不定,时不时飘起毛毛细雨。灾区群众容易受凉感冒,人员密集还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传播。
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全国名中医艾儒棣等相关方面专家召开地震灾区群众预防疾病中药大锅汤和皮肤病防治中药处方会商会,形成适宜
灾区防病大锅汤处方1个和皮肤病防治处方3个。
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处方正在灾区广泛应用。余震中,我们迎接你的到来,点燃生命的希望
震后灾区,有这样一组数据:截至6月21日17时,长宁县、珙县、兴文县、高县共172个医疗卫生机构不同受损,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2个、乡镇卫生院62个、村卫生室96个、县级卫生行政单位2个,受损面积92687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估计32540.2万元。
这组数据意味着灾区正常医疗卫生服务秩序遭受破坏,灾区群众生命安危亟待关注的同时,医疗卫生队伍的正常工作开展遭遇严峻挑战。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最大努力;只要有一点可能,绝不放弃。震后灾区,废墟之上、帐篷医院里、灾民安置点,哪里有伤员,哪里就有医护人员的身影。
地震突如其来,温暖始终延续。“我想好了,女儿在地震和余震中出生,名字就叫小震震。”詹事芳的宝宝生于18日凌晨3时13分,是出生在长宁县中医院的第一个“地震宝宝”。
“地震后,我觉得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看着熟睡的宝宝,詹事芳一脸满足。
据珙县巡场镇矿山医院院长易思章介绍,震后已成功接生10个宝宝。对于刚经历的地震的人们而言,这些新生命的降生是生命的希望。网友在网上为“地震宝宝”们送上祝福,建议宝宝们取“震生”“长宁”“佑川”这样别有意义的小名。
为了减少患者伤痛,及时为患者处理伤口,一线的医护人员整夜都没有休息,实在累了,就在救护车上做短暂休息后,继续投入紧张的救援工作。
每一次临危受命,每一次勇往直前,只为每一个可能存在的机会。
“看到女儿的明信片,我的眼泪就出来了”。
宜宾二院派遣的第一批医疗救援队员饶福涛,已经连续在震中待了65个小时,救治伤员300余人次,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
“昨天晚上女儿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给我做了一个明信片,上面写着‘爸爸平安’。”
长宁地震中年龄最小的伤员(3个月的宝宝),牵动着大家的心。宜宾第二人民医院的南丁格尔志愿者们用心呵护幼小的生命。
长宁县双河镇中学居民安置点,一群可爱的小朋友正在与护士阿姨互动,跟学洗手操,给雨后闷热潮湿的灾区带来了欢乐与生机。地震伤员手术很成功,紧紧握住医生的手。
护士王萍与同事在病房帮一位头部被砸伤的村民洗完头发后,贴心用吹风机帮村民把略微有点打湿的床铺吹干。
“在震区所有的护士都是这样。”这位刚满20岁的小姑娘抱着心理救援手册,又进入了下一个病房。
抗震救灾,志愿者在行动。长宁县中医医院组织救援力量赶往现场,志愿者随后出发。
从穿越灾难中走来、因灾难而变得更强大有力。
四川卫生健康人全力守护灾区群众健康,充分展示了医疗救援的四川力量,有力印证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担当。
(责任编辑:x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