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来二级医院一直处于定位不清晰、人才流失、专科特色不明显的尴尬境地。二级医院中有很多是专科医院,他们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近几年一些大城市建立了三级、二级之间的医联体,但后来发现下级医院的优秀人才被三级医院吸走了。三级医院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类似的情形,增加床位数和开新分院的举措都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专科人才,尤其是有经验的医生。而编制问题、培养途中人才流失等原因导致优秀的专科人才的产生速度跟不上扩张,尤其在非一线城市,人才的输送仍然是有瓶颈的。因此一些二级专科医院比较资深的医生开始往三级医院流动。这导致了部分二级医院被空心化了,原本可能有几个科室的优势也不复存在,竞争力持续减弱。
其次,近年来三级医院为了加快床位周转率,增加了术后的转诊,但直接获利的是一级医院和部分社区卫生中心。从2010年到2014年,一级医院的入院人数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5%,高出二级医院的8%,三级医院更是达到了19%。一方面一级医院有地理位置上贴近社区以及价格上的优势,一方面术后稳定期的住院并不需要太复杂的医疗服务,因此一级医院和部分社区卫生中心可以满足需求,二级医院在这方面没有优势。
最后,二级医院的门诊发展也是不尽如人意。2010年到2014年门诊年年均增长仅为6%,略低于一级医院的7%,但远低于三级医院的17%。很多二级医院的专科优势不明显,如果仅仅凭专科治疗能力去和大医院拼很难有竞争优势,而如果定位基础医疗做全科,二级医院的规模又太大,分科也太细致,并不适合作为基础医疗守门人这样的角色,地理优势和便利性上也比不过社区医院。
因此,未来二级专科医院将面临转型的压力。可能的出路有几种。
第一是转型成为养老医疗专业服务,以老年人相关的医疗服务作为特色。2015年11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针对养老医疗产业的重磅利好,其中有一点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将公立医院转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机构。”这或将为经营不善的二级医院带来机会,未来可能引入社会资本,或直接被收购,然后配合养老医疗机构,成为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专科医院,主打康复、护理、老年病等特色。
第二是发展某一专科特色并做出三级医院在该专科上做不到的服务。比如糖尿病特色科室有很多,但三级医院人满为患,医生除了做出诊断和开药之外,并没有太多时间去关心病人的整个生活状态。举糖尿病的例子是因为糖尿病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和生活共存的疾病,对于病人的整个生活状态有严重影响,因此病人需要的并不只是医生的几句话诊断和药品而已。但因为医生的精力有限,三级医院的医生没有办法花太多时间在病人的整体生活改善上,而这一点专科医院却可以做。针对稳定期的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为全方位的服务,配合康复、健康跟踪、药物指导、减肥等项目进行。
第三是增加科研教学的职能。中国目前极度缺乏专业的医疗服务人员培训和实践基地,比如护士,还分为专科护士等不同领域,以及专业的职能比如康复师。这些需求不断增大的领域一直没有出现专业的培训、再教育机构。在科研领域也是一样。中国的医生考核一直不分治病和科研,科研是职称评定的必要条件,这就导致一些医病能力很强但对科研兴趣不大的医生浪费了大量的精力,而真正想做研究的医生没有很好的土壤,因为他们必须看大量的病人。随着医生就业环境的变化,未来有可能会出现专业的科研支持机构,来帮助对有科研兴趣的医生,并且对接商业和研究方面的资源。这些未来都可能成为二级医院转型的机会。
(责任编辑:s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