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官员:延迟退休方案明年出台 2022年实施

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 每年推迟几个月
 

​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所所长金维刚27日在北京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将在明年正式出台。出台后会有五年左右的过渡期,或到2022年正式实施。

    金维刚是在当天举行的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首届峰会上作上述表示的。在论坛演讲中,他表示,“十三五”时期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推进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去年改革方案出台后,还没有正式实施,今年将会正式实施。

    他表示,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要实现制度的全覆盖和法定人群的全覆盖。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预计可以把5000万人纳入到这个体系里,包括3800多万在职和1500多万退休人员。

    对于延迟退休政策,金维刚表示,由于目前退休年龄偏低,要适度的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实现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的办法。这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各类群体差异比较大,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考虑到不同群体的情况,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尽量稳妥。

    “现在存在着很多复杂的情况,如果简单用一个政策‘一刀切’的办法,让所有人都按照这种方式执行,可能会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这方面还是需要一定的弹性” ,金维刚表示,延迟退休涉及到很多因素,不能仅仅考虑基金的收支,还要考虑其他因素,要统筹兼顾。国际上有弹性退休的机制,可以借鉴这方面的经验。

    此前报道:社科院建议2018年启动延迟退休 男女同65岁退休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发布会在京举行。报告建议,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建议到2045年男女65岁退休

    该报告指出,鉴于我国退休年龄规定始于几十年前,已经显得过低。建议按照并轨先行、渐进实施和弹性机制的原则逐步延迟退休年龄。

    绿皮书提出建议,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可分两步走。第一步:2017年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时,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第二步: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这一建议的提出有着相应的政策背景。今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就提出,要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也在11月20日公开表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在按照中央要求,对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方案过程中,会充分考虑社会各界的意见和看法,综合平衡。

    建议退休年龄可弹性选择

    绿皮书建议,实现养老金制度并轨,将退休年龄归为两类:职工养老保险领取年龄和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年龄。

    绿皮书提出,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完成。同时在退休年龄改革中引入弹性机制,可考虑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规定人们可提前或延迟5年退休,但养老金待遇与退休年龄挂钩。

  绿皮书称,测算表明,延迟退休年龄可有效改善城镇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增加城镇适龄(退休年龄以下)劳动年龄人口,延缓其比重下降趋势。

    此外,延长退休年龄能够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按照相关研究测算,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少支出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不过,绿皮书指出,仅仅依靠延长退休年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行制度的深层次矛盾,调整退休年龄的主要出发点显然不能使养老基金平衡,关键立足点应该是顺应预期寿命增长、就业能力提升的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着眼于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

    “从人口结构现状来看,尽管老龄化进程加速,但人口抚养比仍然处于低谷阶段,人口结构尚处在黄金时期,这意味着我们尚有时间去仔细研究探索如何调整退休年龄。”绿皮书写道。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视频:腾讯
(责任编辑:陈雪礼)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