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古道往东行,一江春水向东流。安徽与浙江,自古就有着密切联系,一条徽杭古道见证了浙商和徽商的繁荣,如今,徽杭古道的两端——杭州和绩溪,命运再次紧密交织。2021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牵手”绩溪县人民医院,建立浙大一院绩溪分院,近一年来,当地群众不出县城就能享受到国家医学中心的顶级优质医疗服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一条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新通道被打通,浙大一院也以新作为彰显时代担当,以全民健康助力共同富裕建设。 这条路上,每一个故事都意义非凡……车祸致膝盖多韧带损伤 三个小孔助他当天出院“蔡医生好,你还记得我吗?”“哎呀,小张(化名)!你怎么来了?”盛夏的杭州,浙大一院庆春院区门诊,30岁的绩溪小伙小张走进骨科副主任医师蔡友治的诊间,还未坐下,就跟医生“玩”起了猜谜语。原来,小张是蔡友治作为援建专家到达绩溪县人民医院后,较早诊治的一位患者。这次,趁着在杭州游玩的空隙,他专门挂了号找蔡医生复查顺道叙叙旧。蔡友治回忆,小张在上班途中遭遇车祸被送至绩溪县人民医院,经过检查,他的生命体征总体平稳,最严重的还属左腿膝盖多韧带复合损伤——前交叉韧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半月板均有不同程度撕裂,导致他行走困难。然而在绩溪,当地医院的技术根本无法解决小张的病情。以往,患者都会选择前往周边较大市区的医院治疗,且多为开放性手术,一般至少需要1个月时间恢复,意味着需要经受更大的经济负担,更长的康复周期。但随着浙大一院骨科专家的到来,医疗技术提升立竿见影。浙大一院骨科的微创关节镜技术全省领先,基本实现了“微创手术、24小时内自主活动并出院”的日间治疗,蔡友治为小张进行了关节镜微创手术。蔡友治(右一)与患者合影“这技术太厉害了,根本感觉不出做了个手术。”小张兴奋地说,医生只在膝盖开了三个小孔,术后当天便能自己走着出院了,现在运动打球已经完全没影响,这次正好到杭州旅游,就再找医生看看。开设骨科门诊、培养当地医生 浙一骨科强势输出,普惠群众注入浙大一院基因的绩溪医疗,正迎来蝶变。2021年9月,绩溪分院挂牌后不久,便正式迎来了浙大一院第一批派驻专家。彼时的县人民医院技术薄弱、群众口碑差、发展滞后,以骨科为例,当地仅设有大外科,没有单独成立骨科,也没有专攻骨科方向的医生,总体治疗水平落后,很难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患者常常流向外地求医,不仅存在延误治疗的风险,家庭还承担着更重的经济负担。在医疗援建过程中,浙大一院骨科主任胡懿郃教授从管理、临床等方面多次给予最专业细致指导。“微创关节镜是我们骨科的一大特色,再加上浙大一院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大大节省患者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胡懿郃教授表示,一方面,患者住院时间断崖式减少,总体医疗费用减少,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加速康复也有利于患者尽早回归正常生活和日常工作,避免为病所困,助力共同富裕。发展的种子,在绩溪生根发芽。在浙大一院骨科近一年的帮扶下,绩溪县人民医院骨科创立,历史上首次开设出了骨科门诊,已经有2位外科医生能独立开展关节镜等骨科微创手术,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留在当地就诊,“不出县城就能看大病”成为现实,越来越被群众所习惯。在口口相传中,骨科作为浙大一院绩溪分院的“金字招牌”在当地越擦越亮,更不乏有患者从黄山等周边县市赶来就诊,“虹吸效应”正辐射更多群众享受浙江优质医疗资源。共 同 富 裕“建立绩溪分院,让浙大一院优质医疗资源切实下沉、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绩溪县及周边地区百姓提供更优质、更适宜的医疗服务,切实提升绩溪县人民群众就医幸福感和获得感。”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表示,这是医院作为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和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共同富裕建设中应有的责任和担当。2021年8月24日,浙大一院绩溪分院成立,图为梁廷波书记(左)参加揭牌仪式今年是浙大一院建院75周年,面向新征程,浙大一院将始终秉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继续发挥国家队示范引领作用,做好医疗帮扶工作,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与患者“零距离”,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dawenwu)
他从安徽“追医生”追到了浙江,背后真相让人意外
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