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化学法粪便潜血试验可预测下消化道病变

最近,台湾学者Tsung-Hsien Chiang等研究发现,免疫化学法粪便潜血试验在预测下消化道病变时具有特异性;但该检测无法充分预测出上消化道的病变。相关报道发表于《加拿大医学协会杂志》(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上。

  以往的研究认为,免疫化学法粪便潜血试验在检测下消化道出血方面具有优越的特异性,甚至当出血发生在上消化道时也具有相当的检测功能。为了验证上述说法,Tsung-Hsien Chiang等在台湾主持了一项在大规模人群中展开的、包含无症状成人的、关于普遍上消化道病变的研究。

  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招募台湾18岁及以上的无症状人群,在2007年8月到2009年7月,进行免疫化学法粪便潜血试验,以及结肠镜和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在阳性和阴性粪便测试结果的患者之间,比较了下消化道和上消化道的病变出现情况;同时还鉴定出与粪便测试试验假阳性相关的危险因素。

  在2796名参与者中,397(14.2%)位粪便测试结果阳性。预测病变在下消化道的敏感性为24.3%,特异性为89.0%,阳性预测值是41.3%,阴性预测者是78.7%,阳性似然比为2.22,阴性似然比为0.85,精度是73.4%。

  下消化道的病变发生率,在测试结果阳性者中比阴性者高(41.3%比21.3%, p<0.001)。上消化道的病变发生率,在两组中的差异没有显著性(20.7% 比17.5%, p = 0.12)。几乎所有发现结肠癌的参与者(27/28, 96.4%)的粪便测试结果都为阳性;与此相反,三名发现食管和胃癌的参与者的粪便测试结果都不是阳性(p<0.001)。

  在结肠镜阴性发现者中,与假阳性粪便测试结果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校正后的比值比(OR)为2.46,95%可信区间(CI)是1.21~4.98】和低血红蛋白浓度(校正后OR为2.65,95% CI是1.62~4.33)。

(责任编辑:labweb)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