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检验科窗口接到医生开的化验单时常碰到做血常规的同时也常附带着做CRP,可是关于CRP你真的懂了吗?本期小编带仔细你解读CRP。
什么是CRP?
CRP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PS:所谓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指的是在急性心梗、外伤、炎症、手术、肿瘤时血浆某些蛋白质水平可有明显的升高或降低,这一现象被称为急性时相反应(acute phase reactants,APR),这些蛋白质被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包括α1-抗胰蛋白酶、α1-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铜蓝蛋白、C4、C3、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等。其血浆浓度在炎症、创伤、心肌梗死、感染、肿瘤等情况下显著上升。另外有3种蛋白质即前白蛋白、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则相应低下。
CRP与hsCRP
常规CRP检验方法可在感染或组织损伤时检测出CRP>8mg/L或10mg/L,但是不能检测出低浓度(<8mg/L)的CRP的变化。 低浓度的CRP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及在新生儿感染疾病中的意义,所以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这个浓度的C反应蛋白又被称为超敏C-反应蛋白。
相同点:
CRP和hsCRP在化学本质上无区别,是同一种物质,只是检测方法的下限不同
不同点:
CRP主要用于儿童或成人的细菌/病毒感染、各种炎症过程、组织坏死与组织损伤(如外科手术后) 及其恢复期的筛检、监测、病情评估与药物疗效判断
hsCRP主要用于诊断和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
小分享
正常参考值
临床意义
1、感染的诊断与鉴别
细菌性感染
CRP为 10~50 mg/L,表示轻度炎症;
CRP > 50mg/L,基本确定有细菌性感染存在;
CRP > 100 mg/L,表示严重的疾病过程并常表示细菌感染的存在;
重症细菌感染时,CRP可达150-350mg/L;
CRP在细菌感染发生后6~8h即开始升高,24~48h达到高峰,在感染消除后其含量急骤下降,一周内可恢复正常;
败血症时CRP浓度多在148mg/L以上,是败血症的灵敏指标;
革兰阴性感染:可发生最高水平的CRP,有时高达 500 mg/L;
革兰阳性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通常引起中等程度的反应,典型的是在100 mg/L左右。
重症细菌感染时,CRP可达150~350mg/L
病毒性感染
大多数病毒感染的患者,CRP<2-4mg/L;
极少数病毒如腺病毒、疱疹病毒例外,这些病毒感染时CRP明显升高;
病毒感染症状严重,广泛地破坏正常组织可触发CRP的产生;
手足口病时, CRP较基线水平升高,神经源性肺水肿阶段,CRP并无明显升高,这表明手足口病时,机体应激炎症反应过程并不剧烈。
分享
常用感染指标WBC、ESR、CRP 比较
2、预测将来心肌梗塞及中风的危险性
C反应蛋白是心血管疾病最强的危险指标,C反应蛋白水平可预测将来心肌梗塞及中风的危险性;
C反应蛋白含量>2.1mg/L的人与<1mg/L者比较:
将来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为后者的2.9倍;
发生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为后者的1.9倍;
发生外周动脉血管性疾病的危险性为后者的4.1倍。
在痛疼开始后数小时内,CRP升高,3~4d达高峰,在CK-MB回到正常后7-10d也降至正常。
3、抗生素的治疗监测
在许多感染时最有效使用抗生素治疗。
根据CRP水平的变化来决定抗炎药物的剂量。
在CRP下降至正常时,中断抗菌素治疗。
在高危人群缺少微生物学诊断时,为抗生素治疗的指引。
4、监控病情变化及术后感染
当手术后伴有细菌感染,高值CRP会持续存在,连续定量测定CRP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理想的情况是:术后2~3天CRP:250~350 mg/ L;术后5~7天CRP:<30 mg/ L
5、辅助诊断新生儿期感染性疾病
①新生儿浓毒血症:
出生3天前CRP>10mg/L表示感染.
如果CRP在24h内没有超过10mg/L,多无新生儿感染.
②小儿发热
患病超过12h,CRP显著>40mg/L,ESR显著>30mm/h应关注为细菌性感染。
③脑膜炎
CRP>20mg/L提示为细菌感染的可能;
CRP>100mg/L时具有细菌感染诊断价值。
结脑CRP在20-60 mg/L。
成功的治疗可使CRP在一周内降至正常。
(责任编辑:l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