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衰指南推荐BNP与NT-proBNP用于诊断与鉴别诊断及评价严重程度和预后,再谈二者的具体应用。
一、BNP(B型尿钠肽)
先说指南:2014年中国心衰指南推荐BNP与NT-proBNP用于诊断与鉴别诊断及评价严重程度和预后,BNP<100 pg/ml与NT-proBNP<300 mg/ml作为急性心衰排除标准,BNP<35 pg/ml与NT-proBNP<125 mg/ml作为慢性心衰排除标准。同时建议根据年龄和肾功能不全进行分层,将50 岁以下成人血浆NT-proBNP浓度>450 pg/mL、50-75 岁>900 pg/mL、75 岁以上>1800 pg/mL、肾功能不全时>1,200pg/ml作为确认急性心衰的节点值。其中,患者NT-proBNP>10,000 pg/mL表明很可能为严重的急性心衰,需入院严密监测;对于NT-proBNP>300 pg/mL,但低于年龄分层的确认节点值的疑似急性心衰患者不能明确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适当诊断和治疗。
再谈BNP及NT-proBNP: BNP的半衰期仅20分钟,NT-proBNP半衰期长达60-120分钟,且血液中NT-proBNP含量约为BNP的16-20倍。NT-proBNP在个体内变异小,在血清与血浆中稳定性良好,室温下可稳定3天以上,且其检测结果不受重组BNP等药物干扰。因此,NT-proBNP更易于检测、更灵敏,是临床上更为理想的心衰标志物。
在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BNP/NT-proBNP水平科了解心衰治疗的情况,心衰患者治疗后BNP/NT-proBNP与基线相比下降达到或超过30%,表明治疗有效;如未下降或下降未达标甚至继续走高,则表明治疗效果不佳,应继续调整治疗。
二、心肺运动试验
心肺运动试验(CPET)是通过精确控制运动负荷量的情况下从患者的气体代谢参数,通气参数以及血流动力学等项指标来同时研究患者细胞、心血管、通气系统的反应,评估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一种无创检测方法。
CPET可进行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神经生理、以及骨骼肌系统综合运动反应的整体评估,可独特而客观的了解心肺功能储备和功能受损情况。其中无氧阈值(AT:anaerobic threshold ),是指当运动负荷增加到一定量后,组织对氧的需求超过了循环所能提供的供氧量,因而组织必须通过无氧代谢以提供更多的氧,开始出现无氧代谢的阈值称之为无氧阈。由于AT对氧流入组织很敏感并且不受患者是否努力的影响,所以它广泛应用于心力衰竭治疗前后的功能评价。
(责任编辑:x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