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凝血检测注意事项

刘焕英
    开展凝血检测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对出血疾病的筛选与诊断外,还用于血检前状态的检查,所以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至关重要,现介绍如下。
 
    1  标本的采集
 
    (1)采集血标本前,要让病人处于空腹和平静状态,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和神经紧张会引起血小板数增多,血小  板、凝血和纤溶活性的增强。(2)采血时,止血带不应扎得太紧或时间太长,因长时间结扎会使因子Ⅷ和组织纤溶酶源激活剂(t-PA)释放和活化。(3)要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和塑料试管,以减少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活化,进针要顺利,第一支注射器采血2ml应弃去再换另一支注射器取实验用血,这样可以避免混入组织液,血液与抗凝集要充分混匀;否则影响凝血检测的准确性。
 
    2  标本的储存和运输
 
    (1)标本采集后打入塑料或硅化的试管内,并且立刻塞紧盖子,否则会有CO2挥发,pH增高,影响APTT、PT延长。(2)要及早分离血浆,最好在2h内分离出来,对于当前不能做的标本,可将血浆分离分装在带塞子的塑料管内,冷冻在-20℃的冰箱内,对需要存较长时间的标本冰冻存于-80℃的冰箱内,冰冻的血浆融化时不能静置于室温中逐渐融化,这样会有纤维蛋白遇冷沉淀蛋白析出,应放置37℃水浴中轻轻摇动,使其迅速溶化。(3)标本需要在室温下运送,必须室温运送,因低温会损伤血小板,活化因子Ⅶ和因子Ⅺ,使PT、APTT结果缩短。必需低温的标本要在4℃以下运送,以防止因子Ⅴ和因子Ⅱ降解。
 
    3  试剂的选择
 
    3.1  抗凝剂  要用抗凝剂为0.109mol/L的柠檬酸钠,它能有效地阻止因子Ⅴ和Ⅷ的活化,严格按1:9的比例抗凝,当HCT>55%或<25%时,应按如下公式重新核算抗凝剂的用量,抗凝剂量(ml)=0.00185×全血量(ml)×[100-HCT(%)]:不应使用变质的枸橼酸盐溶液,否则会使PT、APTT试验结果偏低。
 
    3.2  检测试剂  按照仪器的性能选用仪器配套的试剂,进口仪器,选用进口配套试剂,否则结果不准确,复溶的试剂,最好是现用现配,否则复溶后放置时间越长,越容易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暂时不用的复溶试剂要及时放回冰箱内冷藏。
 
    4  仪器设备
 
    仪器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所以全自动凝血仪要放在避光、透风的室内,并且要保证室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开机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检查仪器的各个部件,看是否有异常,做好每天的保养和维护,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5  技术
 
    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熟练掌握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做到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作者单位:261021 山东潍坊,解放军第89医院 
(责任编辑:labweb)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