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为提高医疗效率,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地满足社会大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力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21年11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以加快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为目标,分期分批加快推进,提出从2022到2024年,全面完成DRG/DIP付费方式改革任务,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在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大趋势下,医保对医疗机构的费用控制、医疗服务行为及质量监管力度加大,使得医疗机构纷纷加强病种成本核算管控。此外,医疗机构在保证医疗质量前提下,通过建设规范化电子病案系统提高机构经营效益,并采用高效物资管理方式、规范医疗行为等主动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实现对医疗机构的精细化管理,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注重病案质量管理,提高机构运营效益部分医疗机构的病案管理系统,难以满足医保支付改革的需求,无法支撑病种组数、病种编码、病历医嘱术语、病案首页等大数据技术,很容易导致医疗机构提供给医保相关的病案信息不准确、错误编码、错误诊断等信息,以致于医疗机构可能面临医疗服务得不到医保补偿的风险。尚医智信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系统,有助于加强医疗机构病案质量管理,提高机构数据的规范性,大大提高医疗服务与医保对接的成功率。尚医智信病案首页的指标名称、数据元标识、属性定义及字段描述均是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制定,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临床版手术操作编码(ICD9-CM3),有利于医疗机构病案数据与医保系统的对接。而且尚医智信一体化医疗信息系统支持患者数据在不同部门、不同科室之间实现共享联动,也有助于提高医疗机构病案质量评价结果。// 物资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医保方式改革之后,部分疾病组实际发生医疗费用高于医保DRG分组支付费用,即实施DRG分组付费后导致该类疾病组的住院收入会减少。医疗机构自然不能通过降低患者住院天数来控制医疗费用,也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而在诊治过程中产生医疗不足、对进口药和高值耗材一刀切等问题,这会大大影响医疗服务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医疗机构要加强成本管控,必须科学合理,要在合理评估患者诊疗疗程、合理用药的基础上,加强对机构内部物资耗材的管理,提高物资管理效率,降低机构运营成本。尚医智信医疗信息系统会根据药品耗材的入库登记信息,对库存量不足的物资做出预警,预警数据自动显示,提醒库房管理人员及时与各科室负责人沟通补货事宜,更好地满足机构内的医用需求。另外系统还会根据有效期的设置自动发出效期预警,当物资出库时会推荐使用顺序,让效期临近药品耗材得以提前使用,避免因过期导致的报废,提高物资的利用率,减少机构物资的浪费。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倒逼医疗机构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势必会推动机构对药品耗材供应商进行新一轮的筛选,如果医疗机构有低价采购医疗物资的需求,尚医智信还能为医疗机构与物资供应商之间建立联系,帮助医疗机构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保结算支付率DRG、DIP付费改革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以前检验检查、药品、耗材等从“医疗收入”变成了“医疗成本”,这就促使医疗机构主动规范医疗服务,聚焦患者临床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诊治,改善了传统的“以药补医、以材补医、以检查补医”,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控制诊疗成本,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医疗机构也可以通过推行处方点评制度,加强医嘱二次审核,促进合理用药的进一步落实。另外,医疗机构通过完善医保目录、协议、结算管理等,实施更有效率的医保支付。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就是要引导医疗机构进行精准成本管控、规范医疗服务、加强医疗信息化管理,这将有效改变医疗机构粗放诊疗、患者看病负担重、医保被动买单的种种弊端,实现医疗机构、患者、医保三方共赢。
(责任编辑:dawenwu)
医疗支付方式改革之后,医疗机构如何实现降本增效?
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