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内上市公司人员调整的汇总才过去不久(4月通常是国内公司上一年的年报发布月),MNCs在2022年结构优化的信息又来,而且为了避免引起业界人员的不适,不能一口气完成“优化目标值”,只能分批次进行。 与此同时,百万年薪合规官的职位突然“紧俏”起来,这会不会是为了业务优化而引进的岗位——这个传说中把目标值完成后再把自己裁掉的岗位。现在也只能等时间证明一切了。 业务优化的理由有很多,例如面临集采丢标,标在人在;又如医保谈判后价格太低“养不起”人了;还有合规出问题被通告的。总而言之,生意不好做了,东家也要过冬。 医药营销的人倒腾来去,不少人还是路径依赖,想做回药。这不,国家最近推了一个新规叫“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让不是药品生产企业属性的企业都可以持有批文。于是近期不少营销公司的转型,就是成为拥有《药品生产企业》(B证)的公司。 近期,河北省的新规——《药品生产企业》(B证)申请再也不需要被拟转让省份“卡脖子”了,未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10家左右的100万内有交易,成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似乎也没有那么难? 那么要成立一家拥有《药品生产企业》(B证)的公司需要什么指标呢? 除了公司法人/企业负责人,还需要药品生产负责人、药品质量负责人、药品质量受权人还有药物警戒负责人。 其中,质量管理负责人和生产管理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可以兼任。应当制定操作规程确保质量受权人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企业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的干扰。 生产管理负责人应当至少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具有至少3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1年的药品生产管理经验,接受过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这类人才,市场虽是有的,只是如果为了持有批文招回来,企业会觉得后续不知道再安排什么工作,导致工作量不饱满。 质量管理负责人应当至少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具有至少5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1年的药品质量管理经验,接受过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质量受权人应当至少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具有至少5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从事过药品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检验工作。 质量受权人应当具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并经过与产品放行有关的培训,方能独立履行其职责。 营销类企业通常有GSP的质量管理负责人,通常会希望原有的质量管理能够转型负责。 根据《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2021年第65号) ,药物警戒负责人应当是具备一定职务的管理人员,应当具有医学、药学、流行病学或相关专业背景,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3年以上从事药物警戒相关工作经历,熟悉我国药物警戒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指导原则,具备药物警戒管理工作的知识和技能。 药物警戒负责人应当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登记。相关信息发生变更的,药物警戒负责人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完成更新。 药物警戒正式法规2021年才开始正式实行,2022年就要药物警戒负责人要有3年以上从事药物警戒相关工作经历,而且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一直有登记药物警戒人员名单,要伪造3年以上从事药物警戒相关工作经历非常难。 药物警戒负责人只能从目前一直有规范登记的公司“挖”,在目前人员数有限的情况下,一方面,药物警戒的人员薪酬水涨船高,并且出现一将难求的现象,普遍薪酬都很高;另一方面,这成为制约营销类企业/研发类企业难以获得《药品生产企业》(B证)的理由。 药物警戒的工作可以由有医药背景的目前从事生产、市场营销和研发人员转型,对于市场营销来说,想转型药物警戒负责人,首先是要有公司可以将自己登记为药物警戒专员,然后登记3年;其次是获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营销类企业想要转型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实际上人力成本预计就要花个近百万的人力成本才能顺利运营,更别说批文转让过程的各种坑才能将产品成功上市。没有生产方面专业积累的营销类企业就还是别折腾买批文这条路了,还不如踏踏实实做好CSO的服务转型。
(责任编辑:dawenwu)
即使裁员,医药行业还缺这些人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