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全国医院排行榜发布,北京竟无缘前十?

最近,有一些拥有众多粉丝的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全国医院排名的文章,在综合临床实力排名前十的医院中竟然没有一家来自北京的医院。像协和医院、301医院这样的老牌医院在前十名中并没有见到(文末附排行榜名单)。那这一“排行榜”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呢?
 
    MedSci编辑查询了文章来源,发现数据分析来自于某个人微信公众号,从其发表的其他文章看,可能是数据挖掘方面的研究者或爱好者开的公众号。在这篇分析全国医院排名的文章中,作者采用的标准是考察医院级别、医院等次、床位数、诊疗人次、年总收入等变量,而忽略医院的学术水平。最后得出的综合排名竟然是:前10名的医院全部属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竟无一例入选。且不说这个排行榜中的数据是否准确(比如床位数第一的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这个榜单上的床位数只有三千多张),这些评选标准又真的能反映医院的临床实力吗?
 
    关于医院排行榜,相对比较权威的有复旦版的《年度最佳医院排行榜》,另外还有北大版和医科院版的医院排行榜。而对于医院排行的评选标准,我们可以看下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评审标准。
 
    复旦大学从2010年启动《年度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和《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评比工作。邀请评审专家以同行评议方式,综合考虑学科建设、临床技术、医疗质量、科研水平等因素,提名专业领域内排名前五的医院。根据专家的排名,得出该领域的各医院平均声誉分值,通过排序产生平均声誉前五的医院和获得提名的医院名单。在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基础上,根据每所医院获得的各专科声誉排名,得出该医院所有专科的分值,在此基础上综合该院科研学术水平总得分,评出《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
 
    从2013年的最佳医院排行榜来看,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位列前三甲。与某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明显不同。
 
    国际上,评比“最佳医院”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IHQ评估法”(医疗质量控制+声誉评估法),一是“声誉评估法”。拿美国来说,美国有一个医保联网数据库,数据库里有全美所有医院的规模、质量等重要数据,如“质量”里会含有每家医院的治愈率、死亡率、死亡人数等关键数据。而中国没有这样的数据库,采用“IHQ评估法”不符合中国国情。所以说在中国一般采用“声誉评估法”,即对没有医疗质量控制数据基础评定条件的专科,以“专科声誉评估法”,再辅以SCI论文影响因子总值、国家级获奖情况等要素评出“最佳医院”。
 
    从国际标准来看,评选“最佳医院”要考虑“专科声誉”及“学术水平”。即使不考虑科研水平,也不能简单根据就诊人数、床位数、营业收入等来评价医院临床实力,这样的评选标准可能反映出医院的规模,而实际的临床水平并没有得到正确评估。
 
    最后,笔者认为,媒体应该是一个严谨的行业,医疗媒体尤其不应该偏离医学特有的严谨,去转发这样一个来源可疑、评价标准不科学的排行榜。另外,从数据挖掘角度来说,如果对数据没有正确的解读,那么再好的工具,再牛的技术,也是南辕北辙。
 
附:某微信公众号报道的“全国医院临床综合实力Top50”
 

(责任编辑:sgx)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