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前列腺癌存在二次突变

近日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二次突变可使得某些类型的前列腺癌转变为致命性的。领导该研究小组的是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病理肿瘤学教授、实验病理学系副主任Mark A. Rubin博士。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新发现将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对前列腺癌进行诊断,使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活组织检查,为患有致死性前列腺癌的病人开发特异性个体化治疗指明了新方向。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基因组研究》(journal Genome Research)杂志上。
 
 
    新研究发现扩展了早年密西根大学Arul M. Chinnaiyan研究小组的试验结果。2005年Chinnaiyan小组曾证实在前列腺癌中两个独立的基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融合基因。在此之前科学家们仅发现基因融合存在于血液、骨髓和软组织癌症如白血病、淋巴瘤中。Chinnaiyan小组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当年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被认为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
    在新发表的论文中,Rubin博士和他的同事们证实基因融合的前列腺癌容易发生二次突变。新发现表明侵袭性癌症是多重突变累积的结果,这将推动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致死性癌症。
    “我们希望我们发现的特异性存在于前列腺癌中的这些融合能够在未来帮助到医生对患有特异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并提供个体化的治疗,”Rubin博士说。
    在美国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一种非皮肤癌,同时也是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诱因。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统计,约有六分之一的男性将可能罹患前列腺癌,每三十六人中就有一个死于该疾病。癌症协会推测今年美国将会有217,730个新前列腺癌病例,将会有32,050人因此死亡。
    临床上多使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作为早期筛查前列腺癌的指标。但是,现在很多学者认为PSA筛查前列腺癌并不是很可靠。“仅仅是进行PSA检测是不够的。PSA检测无法完全将癌症患者与患有良性前列腺疾病的人区分开,”Rubin博士说:“根据两项PSA筛查的研究,我们发现每100个PSA筛查阳性的人中仅有25个真正患有癌症。”
    Rubin博士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前列腺癌症机制的研究上,并且一直在寻找一种方法,希望能将前列腺癌与不需要额外治疗的良性疾病区分开。现在Rubin博士的科研小组已和密西根大学的研究人员以及Gen-Probe和 Ventana/Roche公司展开合作致力共同开发前列腺癌新诊断技术。
    “新开发的检测技术将鉴别出前列腺癌患者特有的细胞,帮助我们更好地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确诊,”Rubin博士说:“这将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活组织检测。因为活组织检查常常伴有很多潜在的副作用,包括感染,精液带血和直肠出血等。”
(责任编辑:labweb)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