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华大智造顺风顺水的一年。赢了与illumina的官司,成功登陆科创板,多款新设备上市,时空组学风生水起,不用自己扩大宣传,便自带热搜体质。除了华大智造外,我们也看到国内测序厂家出现了一些新面孔,比如今年出现的二代测序玩家赛陆医疗、铭毅智造,纳米孔测序玩家齐碳科技、安序源等。华大智造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合并、吸收、再创造了原有 CG 体系,背靠华大基因,现在已是基因测序市场不敢小觑的一支力量。 这一路径很难再行复制。 那么,面对全球霸主illumina、面对国产新星华大智造,其他国产基因测序仪厂商的机会在哪呢?2我们尝试做一些可能有益的思考,仅供探讨。支撑国产厂商未来发展前景的大逻辑有两个: 一是,各种应用细分领域市场规模扩大,传导至产业链上游,对上游设备和耗材的“ 需求扩大 ”; 二是,在中美竞争、产业链安全、生物信息安全、医保控费等多重因素促进下的“ 国产替代 ”。 前者指向整个市场蛋糕会变大,这样不管是头部企业illumina,还是有力竞争者华大智造,还是新切入者真迈生物、赛纳生物等,都有机会在不断扩大的增量空间里分一杯羹; 后者指向国内市场蛋糕的切分中长期偏好国产厂家,这也是医疗器械其他领域(生化诊断等)、或跨出医疗器械领域诸如医药、手机、电动汽车等市场被证明的大趋势。 国产厂商常常最大的卖点: 与头部厂商产品性能表现相近/一致下的“ 价格优势 ”,即性价比。 大的逻辑与最大卖点都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人人都在说类似或相同的话。 抬头看天,低头种地。 当我们切实讨论机会在哪时,讨论企业当下的生存发展,“需求扩大”“国产替代”“价格优势”这一套逻辑和卖点,还需要更为具体、落地的演绎。 具体可分解为以下问题:我要切入什么市场,及这个市场还有多少空间(卖给谁)?这个市场面临的核心难题,及我是否能够解决(为什么买)?怎么切入(怎么卖)?按照经典、惯常的理解,这几个问题,实质是根据自身优劣势、市场情况来定位自身、定位产品、定位市场的过程,从而找出关键“差异化”竞争策略。 拿着锤子找钉子,是当下很多国产测序仪厂家的无奈之选。先推出一款产品,快速商业化,再迭代,再扩展。3问题1:我要切入什么市场,及这个市场还有多少空间(卖给谁)?根据不同的维度,市场有不同的分类。 根据国别,分国内、国外; 根据客户属性,分医院、第三方检验实验室、科研院校、药企等; 根据应用领域,分基础科研、临床检测(遗传病、生殖生育、肿瘤、感染)、司法鉴定、食品安全、检验检疫等; 尽管各个厂家在宣传层面,无一例外选择了“适用众多领域多个场景”。 做市场分析之前,事实上隐含着一个“我是谁?”的问题。 从各种成熟的测序仪厂商的产品来看,各个测序平台技术路线、通量等的差异和限制,也导致了 最适应用领域 的不同。 这一点很好理解。例,从通量来说,illumina的Novaseq系列、华大智造TX系列均定位于工厂级别测序,面向的是有大规模检测需求的检测实验室:第三方检验中心集中样本检测或大型队列人群研究;而NextSeq系列、MGIseq2000系列,定位于桌面化测序仪,面向中等通量的检出需求。 “我是谁”,自然限制了一部分市场不能进入,也自动聚焦了一部分市场。 比如,赛纳生物S100按单次下机最高100M reads,以现在普遍的mNGS单个样本测序数据量20-25M reads来看,单次运行可检测5个左右样本,可能更适合临床医院样本量不太大的场景,而非大型集约化检测实验室。 比如,齐碳科技QNome 3841,基于纳米孔测序的超长读长、快速等特点,把产品宣传重点放在了感染领域,及肿瘤领域的融合基因检测等。 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并不难,各个厂家对于自家产品的优势和限制了然于心,自然很容易推导出最适、可行的应用领域。 全都做,还是聚焦?先做哪一块,后做哪一块? 在资源、经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做出取舍、选择才是考验决策者能力和魄力的地方。 譬如临床市场。 临床市场拥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大量中游检测服务商。水深养大鱼,要切入临床市场,是各个厂家普遍共识。那么切入临床的哪一个细分领域,做遗传、感染还是肿瘤?要做什么级别的医院? 辅助决策,需要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小心论证的过程,方向错了,事倍功半。 需要调研、分析的核心内容有: 整体:市场容量有多大?当下转化率在多少?KOL意见?国家政策? 竞品:有哪些竞争厂家?各个厂家占比如何?核心优劣势? 客户:样本量、开机率、开机频率、合同价格/周期、用户评价等。 例,如果做NIPT市场,需要了解的是,全国有近500家产前诊断机构,且数量还在日益递增中。这500家核心医院,样本量情况分别如何?有哪些已经购置基因测序仪?分别是哪些厂家?开机情况如何? 进一步,医院是什么时间购置的?是否已经到了合同周期?是否到了仪器使用年限?这500家医院都是真实的目标客户吗?基于现有仪器的通量等特性,真实的目标客户应该是哪些? 同理,如果做肿瘤领域,需要了解燃石64家、泛生子30家、世和基因、臻和生物(有数据可循)院内检测医院的测序仪使用情况。 所以作为测序仪厂家,只了解测序仪本身性能和操作流程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再进一步,以中游服务厂商的视角来审视该细分领域的发展;还需要进两步,以用户的视角来评估测序产品的使用情况。 这给测序仪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隔行如隔山,各个细分领域也如此,知晓遗传病的可能不懂肿瘤、知晓肿瘤的可能不懂感染、知晓感染的可能对硬件不熟悉,这是大概率事件。 在头部厂家,这可以分线分团队来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对于刚成立、需要控制成本的测序厂家并不十分现实。更现实的情况是,决策团队先拍板定方向,再找该领域有经验的人,专做CDC,就找有CDC经验的人;专做NIPT,就找有NIPT经验的人; 或者干脆把终端用户的部分交给别人,交给中游服务厂家一起来做,自己则是完全上游的角色。 但长期来看,直面终端用户,把测序仪同具体应用项目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具体应用场景下使用者的主要目的和最终需求进行优化,根据各个细分场景下终端用户的具体反馈来进行优化、迭代升级, 将测序仪的“工具”属性延展到“产品”概念,可能是更友好的形态,也是一条现有格局的突围之路 。4问题2:这个市场面临的核心难题,及我是否能够解决(为什么买)?笼统来看,测序仪使用者们有一些共性需求,这些共性需求,转换到各厂家宣传语系中,基本可以描述为: 精准可靠、通量灵活、操作便捷、成本可控、结果快速、应用广泛 。 共性需求下,我们需要更关注我们切入的领域、不同层次的使用者们的个性差异需求,或对上述需求点的不同侧重。 例,如果重点切入科研院校,研究者和科学家们,对于测序仪性基本性能参数可能更为关注,比如测序读长、数据产出、数据质量、多领域应用、分析软件、有没有基于该平台的研究论文、国际对于测序数据的认可程度等,而对于测序仪本身操作的便捷性、测序周期可能并没有那么敏感; 如果重点切入临床科室,特别是单一应用场景的科室,例产前诊断中心,可能单纯只拿测序仪做NIPT项目,那么仪器的精准可靠、操作便捷、测序周期、通量灵活则会放到更为重要的层面。 再细分,测序仪放在产前诊断中心、检验科还是病理科,需求是否相同? 如果面向的是中游检测服务厂家,质量稳定前提下的成本下降,是核心需求。 所以, 先聚焦场景,再解构需求,再做FAB特征利益转化 。一套话语体系针对所有人群,看似有用,实则用处不大,无法引发共鸣。 当然,如果一个测序平台能够同时做到宣传层面各个维度的所有优势,达到多、快、好、省,那也将无往不胜。 现实是,宣传中的优势往往未言明多种限制条件、或比对多个对象,并不能在一个应用场景下同时出现。比如准确率高以牺牲成本、时间为代价;比如与竞品A比Q30,与竞品B比测序读长。 各方面都足够突出、又足够均衡测序平台尚未出现。测序仪的终极形态,应该是直接对核酸序列进行准确解析,无需片段化、无需扩增,就像我们平时看书阅读一样自然。但目前尚未出现这类技术。 所以寄希望于打破现有技术局限,达到技术上全能全优,并不现实。 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部分,聚焦在某一应用场景下的核心诉求,一招鲜,吃遍天,则更为实际。 开开脑洞,通量灵活的是否可以做到单个样本的随到随检,类似POCT产品;成本可控的是否可以压低到现有测序成本的1/10或1/100,把诊断的产品当普筛来卖。 当某一优势达到极限,就会产生新的应用可能性。 其次,做产品内涵外延。 测序的高壁垒,对于所有使用者而言,也是一难啃的骨头。这就决定了测序厂商,并非只是测序仪、试剂耗材的提供者,而需要成为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什么是整体解决方案? 可以简单理解为,从项目的一穷二白到成熟运营,除了钱和地,剩下的都交给你,你需要做什么? 从需求提报、采购、实验室设计装修、资质申报、设备入场及调试、人员培训、技术转移、项目试运营、项目运营等等,各个环节,客户有可能会将全部内容交给你;也有可能将部分内容交给你,但其他部分需要你给出具体建议。 例 如,某生殖中心客户拟开展 PGT 项目,但尚未获得相关资质,怎么来做?除了实验室建设方案以外,进一步地,是否能够邀请评审专家进行提前指导?是否可联系到其他医院进行外训?是否可提供样本进行平行测试?从而加速客户的商业化周期。 能陪伴、互助客户一起成长的厂家,也将持续收获客户的信任,获得更为长期的回报。 寻找能量相近者,在都还没成为巨人的时候。 人的惯性思维是将具体产品视为主要载体,但 产品的价值不仅限于产品本身,还存在于整个销售过程中,以及客户使用产品的整个周期。 华大智造,以及贝瑞、安诺、燃石、泛生子等向上游延伸的厂家,已经深谙其道,并且有专门的团队来运营。所以,如果具体应用场景不亲自去做,就需要与中游服务厂家深度绑定,切割职能,做好支撑。5问题3:怎么切入(怎么卖)?问题1和问题2中已有部分回答,追问的过程也是答案的一部分。 聚焦商业模式,“卖水”可能是最挣钱、最理想的模式。 由于各测序平台的差异,基本是封闭系统,也即各家建库试剂和测序芯片各不兼容,这也为持续卖水创造了条件。 卖水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占坑”,一个是“开机”。只占坑,不开机,就变成了一次性买卖,获益不大。 目前国内测序厂家,还普遍处于占坑的阶段,甚至还未到占坑的阶段。 对于已量产、商业化厂家而言,首要任务,还是占坑,千方百计,甚至不计成本的把设备放到客户实验室里面去,再想办法去产生数据,去影响客户,去打造样板。 如果客户是商业公司或科研院校,限制条件较少;但如果客户是医院,监管政策会严厉得多。早期医院占坑的方式很多,投放、租赁、捐赠、1元购等,大多处于不合规或灰色地带,生存空间日益减少。除此以外,以科研合作、临床试验为名入院,也不无可能。 营销老炮们各有手段,找到合适的人,甚至是野蛮人。 对于新生国内测序厂家而言,切莫过早、过高地以合规的严苛条款来约束自身,保证一定的灵活性和空间,有利于在大厂竞争环境中获得生存的机会。 保持开放的心态,与中游服务厂商缔结良好关系,不要过早切入到与其下游场景的竞争,把自己摆到了对立面;让利渠道、让利经销商、让利客户,着眼长远。 非绝对优势下,这必然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6困难显而易见,人员、资金、品牌、产品梯队、KOL、支持证据、合作生态等都与头部企业存在巨大差距,拿什么竞争?况且illumina、华大智造等也不会干等着被翻盘,他们也还在快速迭代。例illumina通过OEM中游厂家,进行国内注册,也是破解“国产替代”的一种方式;华大智造的自动化设备日益成熟,搭配测序仪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解决方案。 我们有什么? 不用这么悲观,就像2005年的我们想不到诺基亚也会如何跌落神坛,就像曾经的中华酷联变成了蓝绿两厂。 一个小的切入口,一个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一份更灵活的商务方案,更快的决策流程,更及时回复,更快的反应速度,对新生市场更敏锐的捕捉,都是未来成长为巨人的机会。 需要时间、需要战略定力、需要耐心,创业者如此,投资人亦如此。
(责任编辑:dawenwu)
国产测序仪的市场机会!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