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这一次沈阳骗保事件闹大了!
首先是因为央视这样强大的国家媒体点名批评。1月14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曝光了沈阳市两家定点医疗机构骗保事件。
这种曝光高强度的,连某字都没有,直接点名道姓指出涉事的两家医院名字,涉事者连马赛克都“懒”得打。
央视介入的影响力,使这个事件升级。媒体称,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督导查处工作。他指出——骗保事件性质恶劣、手段猖狂,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国家卫健委则表示:已派出工作组赴沈阳督促查处医院骗保事件。
地方迅速回应央视的批评报道。除了涉事的两家医院已经被责令停业整顿,涉事医院院长等14人被控制,公安部门正在对涉嫌骗保的犯罪行为展开调查。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报道迅速点燃了公愤。央视媒体记者很清楚根本矛盾所在,也知道公众的痛点所在。媒体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住院不花钱还能领钱,医院雇人装病骗取医保,"病人是演的、诊断是假的、病房是空的……"。
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个场景,那就是医将不医。这种揭丑,狠狠地刺痛了社会最敏感的点,公众愤怒的情绪一下子被点燃了。
在媒体上打开这条新闻,后续有这样的一些相关链接:长春760多家单位违规骗保 涉及医保金额1000多万、湘西56家医疗机构“骗保”被查80张病床竟住了、国家医保局召开打击骗保专项行动视频会。
显然,这种骗保行为不是个例,也不是这一天偶然发生的,有其渊源,形成了一条专业的骗保商业链。
这件事情的困惑点在于—— 很多人这样做,很多医院也这样做,但没有失手过,是不是可以成为自己也这样做选择的决定。很多管理者从来都认为,最倒霉的总是别人,哪可能是自己。
换句话来说,当这个医疗底线不断下滑,出现这种短期寻租行为,从个例蔓延到现象,这是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央视的这种锋利亮剑刺入脓包,到国家部门的强硬立场,再到地方政府毫不手软地打击,至少验证了一种立场和底线。
当然最致命的事情是,因为这种曝光和示丑,彻底得罪了就医者,这才是要害。臭名远扬,把一个个就医者吓跑了,医院生存的空间在哪里?
如果医院还有明天,如果还想要未来,至少应该做一件大手术的事情—— 把提出这种商业项目的人给开除了,永远不要让他们再搞医疗管理和策划。如果提出这种商业设想的是院长,那就应该充分授权给职业经理人,走专业化发展路线,不要玩这种很低端的经营,学会明哲保身。
现在身陷牢狱的院长们老板们,肯定很想做这样的决定,如果他们还有机会的话。
办医办到把自己搞进监狱,这种臭鸡蛋一样的故事,希望不再重演。
谢谢支持。
(责任编辑:x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