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形形成机制和条件
1.尿管形定义
是一些有机物或无机物,如蛋白、细胞或结晶等成分,在肾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凝固聚合而形成的圆柱状结构物。
2.管形形成机制和条件
(1)尿蛋白质和T-H蛋白浓度增高:尿蛋白质和T-H蛋白,是形成管形的基础物质。病理情况下,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高,大量蛋白质由肾小球进入肾小管,肾小管的重吸功能减低,过多的蛋白质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积聚。
(2)尿浓缩和肾小管内环境酸化:尿浓缩可提高尿蛋白的含量,盐类增多,而尿酸化后又促进蛋白凝固、沉淀,由溶胶变为凝胶并进一步固化,致使尿流速减慢,促使肾小管远端形成管形。
(3)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病理情况下,也需要有交替使用的肾单位,使尿在肾单位的下部有足够停留时间,蛋白等物质才能浓缩、沉淀形成管形。
(二)管形种类、形态和临床意义
管形只在肾小管或集合管内形成,其外形长短、粗细,基本可反映肾小管和集合管内腔的形状。
1.透明管形
(1)形态:透明管形一般呈规则圆柱体状,但大小、长短很不一致;通常两边平行,两端钝圆(但有时一端可稍尖细),平直或略弯曲,甚至扭曲,质地菲薄,但也有少许颗粒或少量细胞粘附在管形外或包含于其中;通常较窄而短,也有形态较大者;折光性较差,镜下观察时应将显微镜视野调暗,否则易漏检。
图10、11 透明管型
(2)临床意义:透明管形参考值为0~1/LPF。透明管形偶尔可见于成人浓缩尿、激烈运动后等。病理情况:透明管形可见于发热、麻醉、心力衰竭、肾受刺激后;如大量持续出现透明管形,同时可见异常粗大的透明管形和红细胞,表示肾小管上皮细胞有剥落现象,肾脏病变严重;可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进行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盂肾炎、肾瘀血、恶性高血压、肾动脉硬化、肾病综合征等。
2.细胞管形
细胞管形指含有脱落细胞、粘附于凝结的蛋白质之中而形成的管形。
(1)红细胞管形
1)形态:管形中的红细胞常互相粘连而无明显的细胞界限,有的甚至残缺不全。有时红细胞形态完整、清晰,接近正常,易于识别,有时因溶血仅见红细胞残影。
图12 红细胞管型
2)临床意义:正常尿中无红细胞管形。病理情况:见到红细胞管形,提示肾小球疾病和肾单位内有出血;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肾出血、肾充血、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排斥反应、肾梗死、肾静脉血栓形成、恶性高血压等,亦可见于狼疮性肾炎、亚急性心内膜炎、IgA肾病等。
(2)白细胞管形
1)形态:管形中含由退化变性坏死的白细胞(或脓细胞),一般为中性粒细胞,细胞呈球形,有时呈团性重合,因白细胞粘附性强,常可呈块状,也可单独存在,或与上皮细胞管形、红细胞管形并存。
图13 白细胞管型
2)临床意义:正常尿中无白细胞管形。出现白细胞管形,提示肾实质有细菌感染性病变,见于急性肾盂肾炎、肾脓肿、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非感染性炎症的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肾炎;肾移植排斥反应(可见淋巴细胞管形)。
(3)肾上皮细胞管形
1)形态:管形内含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管形是由脱落肾小管上皮细胞与T-H糖蛋白组成,成片上皮细胞与基底膜分离,脱落细胞粘在一起;另一类管形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胞体较大,形态多变,典型的上皮细胞呈瓦片状排列,可充满管形,细胞大小不等,核形模糊,有时有浅黄色,此管形依其核形常难与白细胞管形区别,但管形内细胞比白细胞大,其大小和形态变化比白细胞复杂,用可加酸法呈现细胞核;酯酶染色呈阳性,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阴性,借此可与白细胞管形鉴别。
图14 上皮细胞管型
2)临床意义:正常尿中无肾上皮细胞管形。肾上皮细胞管形增多,常见于肾小管病变,如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子痫、肾淀粉样变性、慢性肾炎晚期、重金属(如镉、汞、铋等)及其他化学物质、药物中毒。肾移植患者,在移植术3天内,尿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形为排异反应的可靠指标之一。
3.颗粒管形
(1)形态:颗粒管形内含大小不等的颗粒物,含量超过1/3管形面积以上时,称为颗粒管形。颗粒来自崩解变性的细胞残渣、血浆蛋白及其他物质,这些物质直接聚集于T-H糖蛋白基质。颗粒管形常较透明管形短而宽大,呈淡黄褐色或棕黑色。按颗粒的粗细又分为粗颗粒管形和细颗粒管形两种,前者充满粗大颗粒,常呈暗褐色;后者含许多微细颗粒,不透明,呈灰色或微黄色。
图15 颗粒管型
图16、17 粗颗粒管型 细颗粒管型
(2)临床意义:正常人尿中无粗颗粒管形。颗粒管形的出现和增多,提示肾脏有实质性病变。可见于脱水、发热,尤其多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肾小管硬化症、肾盂肾炎、病毒性疾病、慢性铅中毒、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药物中毒等。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早期,可大量出现宽幅的颗粒管形;如出现于慢性肾炎晚期,提示预后不良。
4.蜡样管形
(1)形态:蜡样管形由细颗粒管形或细胞管形进一步衍化而来,也有认为来自淀粉样变性的上皮细胞溶解后逐渐形成的管形,或者是透明管形在肾小管内停留时间较长演变而成。其外形似透明管形,为蜡烛样浅灰色或淡黄色,折光性强、质地厚、易折断、有切迹或泡沫状,较短而粗,一般略有弯曲,两端常不整齐。
图18 蜡样管型
(2)临床意义:正常尿中无蜡样管形。出现蜡样管形提示肾小管有严重病变,预后差。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长期无尿和少尿、尿毒症、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肾淀粉样变性;亦可见于肾小管炎症和变性、肾移植慢性排异反应、重症肝病等。
5.脂肪管形
(1)形态:脂肪管形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崩解,大量的脂肪滴进入管形内而形成。管形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折光很强的脂肪滴,当脂肪滴较大时,用偏振荧光显微镜检查,可见马耳他“十”字,脂肪滴较小时则互相重叠,用苏丹Ⅲ染色染成橙红色或红色。
(2)临床意义:正常尿中无脂肪管形。出现脂肪管形提示肾小管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可见于亚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毒性肾病等,尤多见于肾病综合征。
图19 脂肪管型
6.宽大管形
(1)形态:宽大管形是来自于破损扩张的肾小管、集合管或乳头管,多数宽大管形由颗粒管形和蜡样管形演变而来,但也可由其他管形演变而成。其宽可达50μm以上,是一般管形的2~6倍,既宽又长,可横跨整个视野,不规则,易折断,有时呈扭曲形。
(2)临床意义:正常尿无宽大管形。出现宽大管形,见于重症肾病、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多尿早期、慢性肾炎晚期尿毒症(表示预后不良,故又称“肾衰管形”)。
7.细菌管形和真菌管形
正常尿无细菌或真菌管形。出现细菌管形表明肾脏有病原体感染,常见于肾脓毒性疾病;出现真菌管形提示真菌感染。
图20 尿液中菌丝与胞子
8.结晶管形
正常尿无结晶管形。出现结晶管形的临床意义类似相应的结晶尿,多见于代谢性疾病、中毒或药物所致的肾小管内结晶沉积伴急性肾衰、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9.混合管形
混合管形指管形内同时含有不同细胞及其他有形成分。正常尿中无混合管形。混合管形见于肾小球肾炎反复发作、出血和血管坏死、肾梗死、肾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等。
10.其他管形和类管形相似物
(1)其他管形
1)血液管形:指血液进入肾小管后,红细胞崩解破坏,其各种成分所形成的管形称血液管形。其临床意义同红细胞管形。
2)血红蛋白管形:管形内充满血红蛋白。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肾出血、肾充血、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排斥反应、肾梗塞、肾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内溶血、恶性高血压、狼疮性肾炎、亚急性心内膜炎、IgA肾病、肾单位发生梗死等。
图21 血红蛋白管型
3)血小板管形:主要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肌红蛋白管形:见于急性肌肉损伤引起的肌红蛋白尿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5)胆红素管形:见于严重阻塞性黄疸患者,尿胆红素试验常强阳性,可伴亮氨酸和酪氨酸结晶。
(2)类管形相似物
1)粘液丝:为长线条形,边缘不清,末端尖细卷曲,大小不等,常见暗淡纹。可见于正常尿中,尤其妇女尿中较多;如大量存在常表示尿道受刺激或有炎症反应。
2)假管形:为非晶形尿酸盐、磷酸盐等形成的圆柱体,其外型与管形相似,但无管形的基质,边缘不整齐、两端破碎、其颗粒粗细不均、色泽发暗,加温或加酸后即消失,而真管形不变。
3)圆柱体:又称类管形,其形态与透明管形相似,但一端尖细,有时有扭曲或弯曲,如螺旋状,常伴透明管形同时出现。见于急性肾炎、肾血循环障碍或肾受刺激的患者。
图22 易被误认为管型的物体
(责任编辑: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