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张xx那个住院病人血糖很高吗?”“没有啊,6.88mmol/L。”“不是吧!尿糖4+。”这是一组生化室与体液室工作人员的对话,也正是我们最近遇到的一个问题。我想,在日常检验工作中,您一定也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患者尿糖阳性,血糖却在正常范围内或者并未超出肾糖阈。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正如大家所知,血糖有多条去路,比如:氧化分解、合成糖原等。当血糖浓度高于肾阈(8.9-10mmol/L,160-180mg/dL),肾小管不能完全把滤过的葡萄糖回收,可随尿排出一部分,因而可在尿中测出糖。但是肾糖阈也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情况不同而不断变化。
尿糖阳性而血糖正常,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原因:
1.肾糖阈下降
主要是一些影响肾小管重吸收的疾病,如长期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先天性肾小管疾患、损坏的肾小管(重金属镉、锡中毒等)均可使肾糖阈下降,这些疾病一般会同时伴有高血尿素、浮肿、尿蛋白等。当然,除了病理性的,还有一些生理性的情况,比如:新生儿出现糖尿;年轻人的肾糖阈会低于老年人;妊娠期或哺乳期肾糖阈也会下降等等。
2.非持久性,即一过性尿糖
可见于一次性食糖过多的食饵性糖尿,或者胃大部切除术后,糖在肠内吸收加快,使血糖迅速升高,可出现一过性餐后尿糖阳性。某种特殊的应激状态,如: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时血糖一过性升高引起的尿糖。
3.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肿瘤,各种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素分泌过多时,尿糖也可能出现阳性,若连续监测血糖,会发现血糖的确偏高。
4.假阳性结果
维生素C干扰,可使班氏法产生假阳性。尿中其他还原剂或者服用的药物(谷胱甘肽、水杨酸、阿司匹林、抗结核药、氨基比林、非那西丁)也可使硫酸铜还原造成结果假阳性。同时,尿液被过氧化物、次氯酸盐、强氧化性清洗剂污染可使尿糖呈现假阳性。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增高,血糖和尿糖成为判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尿糖测定作为一个简单的初筛实验,并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单纯尿糖阳性患者,血糖却未必增高,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旦出现尿糖,患者应及时做相关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验的工作就是这样,可大可小,可深可浅,全凭态度。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还是一路追寻,接近真相,全由我们检验人自己掌握。
最后,与君共勉——“一事精致,便已动人,从一而终,就是深邃。”
(责任编辑:l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