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尿液分析的几点专家共识

常规尿液分析是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检查项目之一,对全身特别是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检查内容包括理学、化学、有形成分检查。目前,各种仪器自动化检测被广泛地应用于尿液检验中,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国内著名专家在多方面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尿常规检查的几点共识:

 

一、尿有形成分检查标准化方法[1]

标准化的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方法为显微镜有形成分检测法,留取新鲜清洁中段尿液10ml,400g水平离心5min,剩余沉淀为0.2ml,混匀后吸沉淀物20ul,滴于玻片上,用18mmx18mm盖玻片覆盖后镜检(或一次性标准化尿有形成分检查板)。先用低倍镜(10×10)观察全片,再用高倍镜(10×40)仔细观察,细胞检查10个高倍视野(HP),管型检查20个低倍视野(LP)。报告方式:个细胞/HP,个管型/LP。

 

二、尿液常规检查的过筛试验

包括尿干化学法、流式细胞计数法、显微成像数字识别法等试验。尿干化学检测作为筛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每个实验室在使用过筛标准前必须确认仪器试带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从而制定筛选标准。镜检结晶、肿瘤细胞作为诊断依据或疗效观察时,不宜用干化学方法过筛。流式细胞术法、显微成像数字识别法作为筛选手段,假阳(阴)性率均较低[2-3],较“干化学法”有明显的筛选优势,但对于仪器不能识别或出现“报警”的标本,仍需建立,并经验证证明切实可行的标准进行筛选。具有诊断意义的有形成分要经镜检确认。

 

三、不同的检验方法应有本方法检验结果的参考区间

 

四、关于用离心尿或不离心尿做有形成分检查的问题

离心尿加大阳性成分的检测量,能提高阳性检出率,但要注意需要使用金标准的离心方法。不离心尿能加快检查速度,适应实际工作量的需求,结果也比较准确,但检查结果的离散程度较大,可能会降低可信度。

 

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是今后快速发展的方向,不论是何种原理、类型的仪器,目前仍只能作为筛选手段,其筛选假阴性率应符合临床诊断疾病的要求,筛选假阳性率尽可能减低,而且与标准的显微镜检查结果对照必须有较好的符合率。并应加强形态学技术骨干的培养和基本技能的培训,经形态学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参考文献

[1]丛玉隆,尿液沉渣检查标准化的建议,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249-250.

[2]马骏龙,]丛玉隆,陆玉静,等,尿液干化学与流式细胞术联合用于尿有形成分镜检筛选的研究与应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494-500.

[3]]丛玉隆,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及镜检筛选标准的制定,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481-483.

(责任编辑:l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