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特点
脂肪酸结合蛋白( FABP) 是一组多源性的小分子细胞内蛋白质,分子量14~15 kDa,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心、肝、小肠、脂肪、脑、骨骼肌等细胞中,心、肝、小肠中含量较多,FABP在骨骼肌中的含量是其在心肌中含量的1/10。心脏中的FABP称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 。H-FABP具有稳定的细胞内半衰期,约2~3天。
生理情况下,血浆或细胞间液不存在H-FABP,细胞质的浓度比血中浓度高2×105倍。健康人群的血浆含有少量H-FABP,是由骨髂肌损伤连续释放引起,年龄、性别、昼夜节律可显著影响H-FABP浓度。因为男性肌肉较多,所以男性浓度高于女性,H-FABP 大部分经肾清除,故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功能下降,血H-FABP 浓度逐渐升高,此外,和肌红蛋白一样,年老、锻炼会增加H-FABP 浓度。
临床应用
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H-FABP
血浆释放特点与肌红蛋白相同,但HFABP在心肌细胞内的含量高于Mb,而在血浆内的含量远低于Mb。因此,当心肌损伤后,血浆HFABP迅速升高超正常上限,比Mb 和肌钙蛋白来得快,因而更有诊断价值。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血清H-FABP 能识别超急期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胸痛发病6 h 内的患者,对决定是否住院、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有很大帮助。
评估心肌梗死面积
Wodzig 等测定20例AMI患者的H-FABP、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羟丁酸脱氢酶(HBDH),用H-FABP或Mb 曲线,与用CK-MB或HBDH评估梗死面积具有较好的一致性。H-FABP 或Mb 可用评估肾功能正常AMI患者发病24 h 内的梗死面积。
评估再灌注损伤
58例AMI患者行溶栓治疗,溶栓后90min 行冠状动脉造影,溶栓前、溶栓后60、90 min 和180 min 分别测定H-FABP 和Mb浓度。溶栓后相关血管开通者H-FABP 和Mb 明显高于未开通者。研究者认为: H-FABP、Mb可作为再灌注指标,结合梗死面积分析,灵敏度和特异性可进一步提高。
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与预后
Setsuta等测定103例慢性心衰患者H-FABP及cTnI,发现cTnI≥0. 01μg /L而且H-FABP≥4.5μg/L者心血管事件(死亡、病情加重再入院)发生率高于其它患者,提示H-FABP 联合cTnI能独立预测心血管事件。
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血管事件
在ACS发病早期的几小时内,筛选出可能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患者很重要。最近已有报导血浆H-FABP浓度升高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死亡有关。Viswanathan等入选955 例怀疑ACS 而肌钙蛋白阴性的患者(除外ST抬高性心肌梗死及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 ,于症状发生后12~24h检测H-FABP,平均随访18 个月后,H-FABP浓度>6.48 mg/L者不良事件显著增加,提示H-FABP 能独立预测中低危胸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
区分心肌或骨骼肌损伤
H-FABP主要来自心肌,少部分来自骨骼肌。心脏电除颤、器官衰竭、手术后、强体力活动如跑步、划船,骨骼肌受损伤,也会引起血中H-FABP 浓度升高。Mb/H-FABP比值可用于鉴别心肌损伤(比值=2~10)和骨骼肌损伤(比值=20~70)。AMI患者,血浆Mb/H-FABP比值为0~5。
(责任编辑:zqg)